第9本:《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书摘15则
1、圣经对惧怕人的首要观点是:那是因罪而来的赤身露体的结果。由于罪仍然在我们里面,故我们就会经验尴尬、难为情、羞耻,被揭发和软弱无助,其结果是我们试图保护自己,并逃避人的眼目。问题的终极似乎在于他人的眼光,但事实上问题却在于我们自身以内,并在于我们与神之间。
2、这种由羞耻所引发的惧怕人,其根源在于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最终是站在祂深具洞察力及圣洁的眼光之下。特别是当我们很清楚自己违背神的公义时,除非我们承认自己的罪,并且坚称信靠“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来十10),否则神那种刺穿人心的眼光将会定我们的罪。我们也可能因为别人的罪而受其玷污,因而成为不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为我们的不洁而受谴责,但我们却仍然是赤裸的,并且需要对罪的遮盖,那是只有神才能提供的遮盖。
3、怕丢脸和怕被拒绝到底有什么共通之处?用圣经形象来说,两者皆显出人是我们喜爱的偶像。我们高举人,认为他们的能力高过神的权能。我们甚至敬拜他们,彷佛他们有像神那样能透视人的眼光(怕丢脸),或他们像神那样能以尊重、爱、仰慕、接纳、尊敬及其它心理欲望(怕被拒绝)来“充满”我们。
4、在人面临威胁时,我们应该惧怕。倘若有人对你开枪,你的肾上腺素被激发,这当然没有罪。但惧怕人是惧怕得狂乱奔腾,它可能始于与正受伤害及正受威胁有关的非常自然的害怕,然而此种惊慌有时未被信心所调节,就变成被惊慌本身所充满而忘记了神的害怕,最后演变成当这种害怕被启动时就辖制你生命的惧怕。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会信靠从人来的拯救。
5、基督是一位朋友;神是一位慈爱的父;基督徒确实经验到认识神的意义和信心的感受。它使基督成为我们问题的答案,然而如果我们是含糊不清地使用“需要”这个词,且它的意思一直延伸到自私的欲望,那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应当说:基督并不打算满足我们的需要,相反地,祂想要改变我们的需要。
6、公义和慈爱两者都是神圣洁的表达,我们必须要认识这两者才能学习敬畏耶和华。假如我们只看神的慈爱,我们就不会需要祂,在十字架的信息里也就不会有紧迫感;假如我们只狭隘地强调神的公义,我们就会想要逃避祂,我们也将会活在丧胆惧怕里,始终感到罪疚并等待审判刑罚。
7、当心理需要而非罪被视为我们的首要问题时,不仅我们的自我认识受到影响,且福音本身都被改变。需要理论建议说福音最深层的意图是要满足心理的需要。换句话说,福音旨在处理我们的自尊问题,它所针对的是我们容易专注在自己失败的倾向,它试着要成为神慈爱的叙言:“神不制造垃圾。”这对我们来说似乎很好听,但它并不是福音,耶稣的好消息不是要使我们对自己感觉良好,相反的,这个好消息使我们谦卑。
8、渴望和贪欲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开始时都是好的(一种被爱的欲望),至终却奴役我们。将我们对爱、影响力及其它乐趣的欲望上升到它们变成需要或渴望的程度,有罪地高举欲望以致它变成一种欲望的错乱,它是在高喊:“我要!”“我必须要有!”“我的欲望是我世界的基石!”这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基督对我们来说是不足够的原因,如果我站在祂面前,像个杯子等待被充满心理上的满足,那我永远都不会觉得饱满。为什么?首先,因为我的贪欲是无止境,就贪欲的本质而言,它们是不可能被满足的。其次,因为耶稣并不打算满足我的自私欲望;反之,祂试图打碎心理需要(贪欲)的杯子,而不是充满它。
9、尽管我深知福音,但现在我才明白使我仍然惧怕人的是什么。我不仅需要在敬畏耶和华上成长,我还需要悔改;我所感到的需要、欲望、或贪欲是大的,它们大到一种程度,以致我仰望每个人来满足它们,包括神和人。我惧怕人,因为人是大的,我的欲望甚至更大,而神是小的。
10、所有这一切又把我们带回到原点,问题是:我们是谁?但我们的回答使我们注视耶稣,不可能有其它之道。准确认识我们自己就迫使我们仰望耶稣,毕竟,我们是要被基督所充满,并且像镜子一样反映祂的荣耀。要真正反映神的圣洁,我们就必须盯着耶稣,祂是神本体的真像。我们是后裔,渴望像我们的父,所以,我们观看天父的作为,我们效法祂的圣洁。
11、我们自己欲望之杯是永远无法捕捉神浩瀚的爱和祝福,反之,它使我们更不易接受神救赎之爱。当这个“我要”的杯子被打碎时,我们就剩下很多神已经赐给我们的形像和身份:祭司、使者、神的儿女和基督徒。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我们是空的、谦卑的、有需要的器皿;我们是空的杯子,然而此杯代表我们灵性的需要:需要罪得赦免,羞耻被遮盖,保护免于被压迫,被接纳进入神的家。它是一种说“我需要耶稣”的空虚,是一种需要神的爱的空虚
12、爱敌人是基督徒顺服神的极点,正如登山宝训所陈明的,爱那些爱你的人是容易的,但爱那些一心要伤害你的人,就需要有圣灵大能的作为。关于爱你的敌人,还有一点你必须明白:从何西阿故事的亮光中,那不该令人吃惊。表面上,爱敌人听起来好像自我惩罚或愚蠢,它不走在流行的心理辅导里;流行的心理辅导告诉你,为了减轻重担,要丢弃那些毁坏你自尊心的人。但如果神这么说,那它就一定是好的。顺服总是伴随着祝福,这个祝福也许不是敌人的和好或悔改;反之,它可能是你不再被那个敌人所掌控,或它可能就是变得更像耶稣的喜乐。无论那是什么,在顺服中总有个祝福。
13、讨好人的人会错把“当好人”当作是爱,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就容易被他人操纵,耗尽与精疲力竭是必然的。讨好人的人也会错把说“是”当成爱,但说“是”是没有智慧的,那可能不是偿付我们爱的债务最佳方式。对某项工作说“是”可能会使我们远离另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它也可能意味着我们所要去做的事,其他人会做得更好。它也许意味着我会强化他人犯罪的模式,它也许意味着我们是自我中心地解读教会,而非视教会为一个身体,而我们想:“如果我不去做,就没人要做。”
14、基督徒对需要心理学有正面的反应,是因为这种心理学认真看待人的痛苦。然而这种观点实际上会使痛苦更甚,它会加剧痛苦,是因它告诉我们:他人的罪不仅深深地伤害我们,而且还会剥夺你生活中必要的事物──即是你本该拥有的一种权利。被人深深伤害已经够艰难了,但当我们相信他们的罪是损害我们这个人内在核心的致命一击时,那种伤害就更深了。举例来说,假如有人抢走我们重价的珠宝,那已经很让人难受了,若这些珠宝是我们将来退休时唯一的经济来源,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失落就更大了。因此,辅导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始把真正的伤痛与那被我们自己贪欲渴望所扩大的痛苦区别开来,其结果将是单纯的、敬虔的哀伤。
15、不仅如此,神的形像不是你里面的一个地方,一个被动而容易受损的空虚核心;反之,归荣耀于神的这种神之形像在我们生活方式中是可见的,那暗示着我们的心始终是主动的,不是归荣耀于神,就是归荣耀于我们自己。
来源:本文选自爱德华·韦尔契《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由潘弟兄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