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本:《耶稣和他的子民》书摘12则
1、耶稣的伦理讯息超越历史时空的框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以时代的语言和形塑个人的民族价值观,重新解读这些伦理讯息。p33
2、约瑟夫认为整个犹太教思想只由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爱色尼人三个派别继承。虽然他曾提及第四个派别,也就是激进党人,但是他特别提醒此派别完全不足以和前三个派别相提并论。p34
3、默示文学的作者,用意不在讲述现实或是表陈理念;通常是在大天使的引导下看见神视,之后描述他所看见或听到的内容,作者见闻中的神视对彼世和此世皆有影响力。p51
4、耶稣时代的人们普遍期待弥赛亚的来临。不过应当强调,即使相同派别的不同作者各自期待的弥赛亚形象也能极不相同。换句话说,只有当弥赛亚真正来临时,才能揭晓他的实际样貌。p52
5、耶稣生活的社会环境弥漫着愤慨的气息,人们普遍而且坚定的期待上主的介入与援助。p68
6、约翰刻意度某种原始生活,因为他相信纯洁是通往上主的途径。p70
7、约翰和他同时代的人或许比我们更接近问题的核心与真相:当一个社会完全失衡、充满暴戾之气,人的罪恶才是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p71
8、传油仪式的希伯来意义很清楚:上主,以色列真正的君王,有形可见地藉着一个人的手,传抹祂在世上的代表。所以国王可说是经过君权神授的简择,被传油之后,以上主之名行事——所以反抗君王等同反抗上主。p75
9、在先知的神视里,现实事件被象征概括转译,因为象征包含作者对事件的理解,又超乎事件的表象范围。神视中的每个象征总是隐藏一些往后才能明白的讯息,由读者或听众将神视中的相关要素应用到对应情景中加以诠释,也可能进一步发挥再诠释。p90
10、天主的国只能被人局部理解,不只因为它的根源超越人类范畴,也因为它尚未完成,还在发展、走向人们未知的目的地,是一个过程中的事实。p140
11、耶稣背负世界的罪并非意味他消除了罪,而是罪仍一如既往昔挑战、造成颠覆,却再也无能使人与天主分离。p253
12、因着耶稣的十字架苦难,痛苦有了新的意义。p267
来源:本文选自保禄·萨奇(英文名:Paolo Sacchi)《耶稣和他的子民》,英文书名《Paolo Sacchi》,由李弟兄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