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本:《按天性培育孩子》书摘(下)22则
1、你的孩子身上包含着多种行为模式,在DSIC四种行为模式以不同的强度组合而成。作为父母的,不能把孩子单单纳入其的一种。P109
2、教养孩子的步骤:(1)尽可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观察找出孩子的行为模式。(2)和一些有机会在其他场合接触孩子的人交流。(3)做最好的假设: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做一个假设。(4)注意他的另一个行为模式。(5)愿意修正自己对孩子的看法:你的孩子在不断地成长与改变,让他按他的天性来成长,而不要限制他。要了解他的多样性,肯定并鼓励孩子按照他的天性成长。千万不要给自己的孩子定型。(6)聆听配偶的意见。
3、父母若肯根据孩子的脾气、能力、天性来调整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孩子就能茁壮成长。相反,当父母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愿因材施教时,就会产生“契合的不良性”。处于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通常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导致他们不能健康成长。P121
4、在与不同的孩子相处时,(作为父母的应当)调整自己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P122
5、要让我们的家庭保持和谐,我们就必须在本能的教养方式上多做调整。弹性调整是减少家庭混乱与培养孩子健全自尊的要件。一个家人性格迥异的家庭,只有清楚彼此性格,才能融洽地相处。他们需要学习怀性格不一样的人之间应如何相处。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差异将有助于管理家庭。P124
6、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你可以暂时调整你的行为,这样,就能建立互惠的关系。P125
(1)辨别你个人的观念是如何的混淆、渲染或模糊了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对子女的看法会受到你的需要、价值观、自我意识、以往经验、偏见以及个人爱好影响,而且,也受到你行为模式的影响。P126
(2)学习看子女的优点: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学习就需要向孩子学习。或许你孩子的一些行为是要帮助你和你的家庭。P127
(3)按着孩子的需要,而非自己的需要,来调整与孩子之间的有关系:学习一些鼓励与激发子女的方法和良好的沟通方式,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对行孩子。P128
7、孩子照镜子时,能看到什么呢?我所指的不是墙上挂的镜子,而是你眼中的。也许你还未意识到,但你确实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然而父母往往会成为放大镜——夸大孩子的缺陷,化美为丑。P148
8、孩子降生到世界上时,并不知道自己是谁。透过周围的人,他们才渐渐知道自己是谁。”你就是一面孩子天天都要照的镜子,而且透过你,你也能看到他将成为他自己。P149
9、一个人的自我形象通常不是根据本身的自己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他所认为的自己。而孩子通常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所认定的样子。作为父母,你可以选择所映照出的是接纳还是拒绝、赞同还是否定。孩子能否感到被需要、有价值,也取决于他从你这面镜子里看到什么。P149
10、许多父母虽然知道他们的孩子能有更好的表现,但他们还是只盯着孩子的弱点。一些父母认为,过多的夸奖会马孩子宠坏,使孩子骄傲。不幸的是,有些父母却偏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他们帮助孩子去解决软弱、不顺服和罪的问题时,却几乎不肯给予孩子肯定,以致孩子不能平衡地成长。孩子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却不能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于是他对自我形象感到失望,常任自己注定是要失败的。P150
11、父母对子女的打击,能导致子女长期的情绪低落,并产生心理上的问题。父母的言语当然也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作为父母)你的言语会影响他的自尊和他的言行举止。你若能在孩子心中映出正面的形象,将会对他的未来起到促进的作用。P154
12、描写式的赞美是一种特殊的赞美方式。它将准确地反映孩子的行为,使他感到被爱又有能力,而且也使孩子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自信。使用描写式赞美时,需要更加专注于他这个人的行为特性上,而不在于他具体做得好或坏。P157
13、描写式赞美三步曲:(1)描述你所看见的:有助于孩子看见自己的所作所为;(2)可能的话,描述你的感受:有助于孩子明白他的工作能使别人受益,并使他人感到愉快;(3)用三言两语概括他的优点:为孩子的作为作了生动的定义,就更能加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因材施教的最佳做法就是持续地运用描写式赞美。它能让孩子看见自己的长处,而且很有建设性地让他了解如何发挥这些长处。P158
14、如何使用描写式赞美:第一,用“一句话”或“一分钟赞美”来肯定孩子:当你愿意花时间描述眼中的孩子,并肯定他行为上的优点时,孩子也随之会具体地了解自己身上的独特设计。第二,让孩子听到你向别人表扬他的优点。第三,注意孩子超越原本性格特点的行为表现:一个成熟的人,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且会凭借优势的发展,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第四,给孩子写出特别的字条。最后,分配给孩子一些可以发挥优点的责任。P159-161
15、无论你再怎么努力想借着发挥孩子的优点来鼓励孩子,他总归是有缺点,有一些令你心烦的盲点或是弱点。你是选择如何向孩子反映出这些弱点:是鼓励还是打击,建造还是拆毁孩子的自尊?P162
16、虽然孩子的优点需要被肯定,但有些不当的行为也需要必要的限制。在反映孩子的形象时,务必要以肯定他的固有天性为前提:第一,需要认识到孩子的缺点是过度发展的优点:任何优点被极端地发展,或是不当地使用,都会变成一种缺点。第二,指出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孩子的优点: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千万不可使用“但是”或是“不过”这类的字眼,尽量用“要记得一件事”或是“有件事要牢记在心里”,或是“有时候这个优点会变成一种缺点”。当你若肯定一项优点后,跟着或说“但是”,优点就被一笔勾销了。P165
17、将心比心是在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时所需要的重要物质。将心比心就是用心灵与头脑一同聆听。P177
18、同情心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倾听:不怀成见,听孩子向你表达情感。第二步,不加批判地接受并反映孩子的感受:(父母需要)再次发挥镜子的功能——不只是反映孩子的优点,还要反映出他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解读自己的感受?答案就是让我们充当孩子情绪的镜子。第三步,根据需要,再度回到那情绪上,并加以讨论:当父母与孩子在遇到重大事件或激烈的情绪宣泄后,应该稍后再与孩子就此讨论一番。等他愿意和你讲理时,一起探究问题的根源。P181-182
19、倘若我们的确是无条件地爱孩子,他能感觉得到。如果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他就会没有信心、焦虑。我们内心对孩子的爱也许是强烈的,但那并不够,孩子需要从我们的行为上看见我们对他的爱。P189
第一步 查找冲突发生的原因
(1)当性格的不同点碰撞时,就会发生冲突。P195
(2)当相同的性格相竞争时,冲突随之而来。P196
(3)大多数人的所作所为其实不是冲你而来,而是由于自己。你的孩子并不想给你找麻烦,有意打乱你的计划。他只是需要找个人聊聊。他当时并不是冲着你而来,而是为着他自己,所以,请不要以为他是故意来找你麻烦。P197
第二步,了解不同的人是如何回应紧张与冲突的
(1)“D”型人与“I”型人他们在紧张时会有发泄怒气的倾向:“D”型的人要求别人听从自己,此时他变得一意孤行、骄横跋扈。“I”型人则采取情绪和言语的攻势,试图抹去别人的功劳与想法。“D”型的人发现不可能取胜时,他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孤军奋战,或是转移阵地,以此来躲避那些掌握不了的人群和环境。“I”型的人则会为了避免失去大家的认同,或单单为了减少冲突而愿意屈从他人的主张。P198
(2)“S”与“C”型都以克制情绪作为最初的反应:“S”型以容忍、妥协来回应,而“C”型则以退缩、视而不见、另谋计策来逃避。当在僵持不下的情况时,他们会转变态度,“S”型有以攻击对方发泄情绪的倾向,而“C”型则会试图自己“对”“错”的标准加在别人的身上。P199
第三步,不要期望家人的想法和做法与你的一样
你周围的人——包括你的妻子、孩子、父母以及其他的任何人——将永远不会成为你所期望的模样。P200
第四步,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断做调整
不管你的孩子是多么的难管教,你自己都必须先做调整,一定要按照孩子本来的样子来爱他、夸奖他。
第五步,给每个家人重新振作的机会
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来满足他人的需要,这是很耗费精力的。你父母的需要改变行为模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当父母迈出自己的自然舒适区域,进入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模式时,压力就来了,这时你会感到精力不济。P204
21、要使孩子健康地成长,父母必须先拥有充满爱的完整婚姻。“无论你给孩子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比不上一个完整的婚姻所能给予孩子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坚强、健康。”P211
22、借助DISC使婚姻美满的七个方法
首先,努力了解你的配偶。有爱的人自然善解人意,善解人意的人就会拥有爱;感到被了解的人,就能体会到爱。而感受到爱的人,自然也感到被了解。爱和了解之间是对应的。P216
第二步,接纳配偶未来的样子。我们需要凭爱心接纳配偶的不同占,而不是去改变他。P217
第三步,将你观察配偶的视角回归到“婚前”。你当初之所以会爱上另一半,是因他有某些长处与个性品质。P218
第四,每对夫妻的搭配,都会有潜在的问题。夫妻间存在“DISC”四类模式中的任何一类差异时,就会引发争执。P219
第五,不要认为对方的行为是针对自己的。你的配偶的很多行为只是由于他的天性,他怎么会是想故意惹你生气呢?了解了这一点,你也就不会再误会他,认为他是威胁你、轻视你。P221
第六,学习调整自己的模式来满足另一半的需要。对多数来说,改变自己是很难受的。之所以要改变,并不是你天生的模式有什么不好,而是说你在与人相处时,应该更能接纳别人,肯定别人,鼓励别人。P222
最后,要切记你们已结为一个团队,而正是你们之间的差异使得这个组合更坚实、更强大。
要想组成有成效的父母团队,首先彼此间要了解、接纳,并能欣赏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点与相同点。P224
本源:本文选自查尔·博伊德博士、罗伯特·罗姆博士、大卫·博伊德博士合著《按天性培育孩子》,英文书名《Different Children Different Needs》,刘萍译,由吴姊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