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本:《圣经的来源》书摘29则
1、旧约启示中上帝的大能作为在基督的救赎工作中达到顶峰,旧约先知的预言在基督身上得到应验。P7
2、圣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已经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很多种语言有史以来首次产生书面文字,就是为了能够将圣经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书面的形式翻译成这些语言。P9
3、从普通的英文圣经中,读者看不到约的子民从旧约到新约的连续性。因为“教会”是新约特有的词,读者便很自然地将它理解为是在新约时期才开始的事。但是希腊语圣经的读者在新约中看到 ekklesia 时便不觉得是遇到了新词,因为他已经在“七十士译本”中见过该词,它是几个用来表示以色列是耶和华子民之“集合”的词之一。P10
4、圣经的权威不依靠任何人或教会的见证,而完全依靠上帝(真理自身)——圣经的作者。P10
5、20世纪关于圣经权威的讨论因为两个原因而蒙上了阴影。一是非福音派批评家对高等批判的声势浩大的宣称,另一个是福音派的辩论家对圣经权威前提和结果过分的夸大。P14
6、巴刻评论说,我们应该把对圣经真实性的每一次妥协同时看作是对它的权威性的妥协,坚持圣经的无误性和真确性就是认信(1)圣经的神圣起源;(2)上帝的真实性和可靠性。P19
7、一旦在圣经教导的内容中引进“文化决定论”的原则,我们就很难建立客观的标准来区分使徒的学说中哪些应该具有权威性,哪些不具有权威性。这样一来,保罗关于同性恋的观点,就如同他关于等级制权威或圣经权威的观点一样,都被看作带有文化偏见了。P20
8、每个世代都显示了圣经具有向各种族、各地区的人提出挑战的力量。有些人珍惜圣经,因为圣经维系着未来的希望,赋予现在以意义和力量,并将曾被人滥用的过去与上帝饶恕的恩典联系起来。P23
9、针对在圣经真确性和无误性问题上所出现的妥协,警告的钟声已经在 19世纪上空响起,主教波尔(Pole)说:“且容许蜗虫咬蚀根部,那么看到枝、叶、果一点点地相继腐烂,必定是不足为奇的了。”P40
10、上帝的信息存留的永恒而持久的形式不是口头形式而是书面形式,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旧约正典的出现。P45
11、在基督教的前几个世纪显然发生了如下事情:基督将他所接受的圣经作为神圣经书,传给他的信徒,这圣经所包含的书卷与今天的希伯来圣经完全一样。P53
12、一个基督徒若坚信上帝的引导工作,并知晓上帝话语之正典性的本质,就不会对所拥有的圣经的可靠性有任何疑惑。P65
13、犹太人抵制希腊文化渗透的运动招致多次镇压和迫害,这使得犹太人渴望被拯救,也激起了他们至少对弥赛亚从上帝而来恢复现世一切这种可能性的兴趣。P69
14、没有被收入新、旧约正典的作品在早期基督徒学者作品中被称为“次经”。这一词的希腊文意思为“隐藏之事”,用于书卷时指那些宗教权威希冀向公众读者隐藏其奥秘的书。P70
15、然而不管怎样,新约次经著作在这一点上依然重要:它表明了是什么吸引了当时的普通民众。对这些普通民众来讲,浪漫主义要素在补充公认属灵真理上是必需的。P79
16、虽然圣经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有别于所有人类的著作,但上帝将它设计得易于为人理解,使它符合接受圣经的民众的思维活动方式。今天,通过了解圣经产生的背景,我们就能更好地明白圣经所讲的内容,明白如何将圣经的教导应用于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P86
17、总的说来,圣经,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并不是完全孤立于那个时代常见的文学类型和表达方式之外,但在权威和教导价值上,圣经却是独一无二、真正无与伦比的。P92
18、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学性的宗教,这不应该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基督教的圣经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学作品。P94
19、从旧约到新约发生改变的不是文学形式(新增的书信除外),而是那些形式所承载的神学内容。P103
20、圣经是针对所有人和所有性情的一本书,从刻板的,实事求是的人,到喜欢漫无边际幻想和想象的人。P126
21、古代旧约抄本是获取尽可能准确的圣经原始文本的基础蓝本。这一获取过程被称为文本批判(或译“经文鉴别”),有时被称为“低等批判”,以区分于“高等批判”——分析圣经作品的日期、一致性和作者身份。P131
22、对所有异文的收集和整理已经使现代文本批判学家可以有把握地断言:上帝的话已经以准确、可靠的形式传递下来。P152
23、没有一种翻译语言能替代圣经原文语言在传达和保存神圣启示中的第一位的重要性。这些圣经语言不仅应从“外部”学习——语法和词汇,还应从“内部”学习——正确欣赏每种语言的独特性。P181
24、作为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希腊语优美、丰富、悦耳。不论是对活跃激烈的思考还是宗教式的默想,希腊语都不失为适宜的工具。P192
25、对基督徒来讲,圣经所传递的信息简单明了、直截了当,然而却能在最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将信息传递给人们。尽管人类的每种语言都有其局限性,圣经的语言在传递上帝全能、丰富的信息方面却已被证实是极其适当的工具。P198
26、圣经中的艺术形式依靠一些因素的结合而发挥作用,如意义、押韵、格律或同音异义词。用另一种语言复制出这些艺术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翻译运用了语言艺术特征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都意味着一种让步。但是翻译仍然应该反映译者尝试去传达作者使用的艺术手段的努力。P215
27、上帝的话不改变,但语言和单词的意思在改变,唯一确保上帝的话能够继续传达其本来意思的方法就是定时更新译本。P221
28、圣经译本是否是上帝默示的话语?是——如果译本将上帝指示作者要写的信息传递给了读者;否——如果译本偏离了上帝最初想传达的信息。P225
29、钦定本圣经的确已成为英语散文的不朽丰碑,它的文体优美,语言宏伟庄严,颇有诗一般的韵味。无任何其他书对英语文学有如此巨大之影响,无任何其他译本触动了如此多的说英语人的生活,长达数个世纪,且直到如今。P235
来源:本文选自菲利普•W. 康福特(Philip W. Comfort) 编《圣经的来源》,英文书名《The Origin of the Bible》,由吕弟兄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