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本:《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精神》书摘21则
1、基督徒不能逃避其他人的指责,不管是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也好,还是作为一种理性挑战也罢;p11
2、对于上帝的认识不是透过心灵的升华达到的,而是通过上帝在历史中降卑为人开始的。P18
3、在早期教会中,绝不存在没有祭坛的基督教。而且,绝不存在没有洗濯礼的基督教,也就是没有经过洗礼之水的基督教。P37
4、圣经犹如从高山之巅奔腾咆哮而下的洪流一般,倾泻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一旦超越了圣经平实的风格,就是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神秘的世界,远比他们以前所了解的一切更富有吸引力。P51
5、解经必须与处境联系起来。作为现代人,我们如此易于将处境看成文学或历史处境,以至于忘了圣经中的圣言是以多种方式传达给我们的。P67
6、领受是一种个人性的体验,但它同样也具有一种教会性的维度。因为一个人领受的乃是信经的文字、洗礼时所用的礼仪程序、圣经以及圣餐。P79
7、但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怀着十足的爱心和精确的神学敏感来体味教会史上那些伤心的争论过程。P97
8、由于死亡进入了世界,应许才成为人所必需的。P129
9、罪总是处在两条明确的真理之间,即一方面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受造的,另一方面,人类又注定唯有与上帝同在才会有生命。P130
10、历史的知识的不同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可靠的目击者的见证”基础上的,一个原因在于用来表示见证人的希腊单词martyr在基督教语汇里是一个神圣的词。
11、社会中权威的缺失不仅会破坏将人联合起来的那条脆弱的信任纽带,也会使学习知识不再可能。P143
12、在基督教的话语中,见证人不是报告者。向自己孩子讲述基督的母亲并不仅仅传递她所听到的,也在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即生命之道。基督复活的见证人并不仅仅告诉人们他们看到了什么,也在告诉人们因为见到基督复活而发生在他们生命中的事。P149
13、奥古斯丁的语言是社会性的,而不是个人性的。他没有说“与上帝相交”。而是说在上帝里面彼此享受,或者就像一个翻译者所说的那样,“在上帝里面彼此团契。”p160
14、圣经应许了一种和平,在这种和平中就再没有通过强制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责任”了。P165
15、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并没有提出任何关于政治生活的理论。但是,他告诉人们,绝不可以将上帝驱逐到社会生活的边缘去。P169
16、教令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道成肉身的实际,即古时的各种象征已经在耶稣基督这一位格中以历史形式表现了出来。P204
17、圣像支持者认为,圣像并不需要祝圣的祷告才会成为其他东西。用西奥多的话说,“形式本身就足以接受圣别。”木头和油漆依然是木头和油漆,同时也已经变成了其他食物。是木头上所画的图像,也是圣像所描绘的人,才使它变为宝贵。P208
18、若没有榜样,若没有效法,也就没有人类生活或文明,没有艺术或文化,没有美德或圣洁了。P212
19、对基督徒而言,道德生活和宗教生活是互补的。尽管对道德生活的思考是在从希腊和拉丁道德家那里继承下来的概念架构中推演的,但基督徒思想家却通过将永活上帝作为目的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P221
20、上帝是永远常新的,而那使我们住在上帝丰盛生命之家中的正是爱。P242
21、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独特召命乃是要提供一种对圣经的统一解释,即一种综合的、以三一上帝为核心的、明确的解释。P252
来源:本文选自罗伯特.路易斯.威尔肯(Robert Louis Wilken)《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精神》,英文书名《The Spirit of Early Christian Thought》,由程姊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