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本:《基督教与西方文学》10则
1、具有“内在尺度”的犹太人,实质上是借上帝啊权威,利用人畏神、敬神的心理,达到重构人的内心世界的现实目的。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暴风骤雨还是相安无事,都“懂得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内在上去”,沉着应对现实,掌握人生航标,力争“按照美的规律”去把握、创造指向未来的生活。P36
2、意第绪文学是以一种直接服务于犹太女子的文学形式而出现的。根据犹太传统,被视为“圣语”的希伯来书写语言只授予男子,而不教给犹太女子,从而使犹太女子从小就失去学习希伯来语的机会,长大后也就无缘接触希伯来文学。为了弥补犹太女子这一缺失,意第绪文学便应运而生。P37
3、意第绪文学最初也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世,之后便逐渐用文字固定下来。鉴于最初的动机主要是为犹太女子提供一些可欣赏和愉悦的文学作品,作品的主题也就集中在能使女子愉悦或给女子带来以道德教诲的题材上。P37
4、基督教文化的特征乃体现为一种崇拜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宗教信仰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哲学思维方式、神学理论框架、语言表述形式:政治经济结构、社会法律体系、行为规范准则、文学艺术风格和传统风俗习惯等。P100
5、基督教文化还表现为受到这一信仰精神制约和灵性影响的群体以及其个人的生存选择、思想情感、文化心态、审美取向。当然,基督教文化往往是一基督教为中心的社会存在体制、组织机构以及社会政治、信仰崇拜和文化思想活动的概括。P100
6、基都教文化突破了犹太教文化的民族局限性和狭隘性。基都教发展为影响更大的世界性宗教,而犹太教始终保持为一种民族性宗教:基都教文化乃一种涵盖极广的世界文化现象,而犹太文化仍是界定明确的民族文化之延续发展。犹太教文化中潜在的“特殊神宠论”和“神之选民论”使其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由此构成了这一文化形态的排他性和自我封闭性。P103
7、“西方”与“东方”之别与人们对“日没于西”和“日出于东”经验观察有关。例如,在古埃及人的地域观念中,“西方”死者和死者灵魂的最终宿地或真正归属:而产生并流传于亚洲的佛教亦有类似的“西方极乐世界”、“西方净土”或“西天”等观念。不过,这种“西方”观念与西方文化所指的“西方”概念均无直接关联,后者有具体的历史起源和特定的文化含义。P105
8、骑士文学主要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体裁,前者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布罗旺斯,以表示骑士与贵妇之间“典雅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在法国的北方,骑士文学的重要成就则是骑士叙事诗,内容主要涉及骑士的冒险经历、与异教徒的战争、以及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其影响波及整个欧洲。从题材上看,这些骑士传奇可分为三大系统:古代系统——模仿和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拜占庭系统——以拜占庭历史和传说为素材:不列颠系统——描写亚瑟王以及圆桌骑士的事迹。P157
9、在中世纪最初三百年无休无尽的战争和血腥杀戮的背景上形成的《亚瑟王之死》,尽情书写着骑士们的豪情,也在契约型结构中浓缩了骑士精神由野蛮到文明过程后的成熟的形态。理想的其实形象在这里将清晰的彰显而出:比武场和战场上干预冒险、力挫群雄的勇士:爱情生活中的温柔体贴、风流倜傥的情人:社交场合彬彬有礼、修养良好的绅士:宗教上敬虔谦卑、道德上自律的信仰实践者好护教者。叱咤风云的骑士们不再是完全个人之上的豪杰,只有在以“忠诚”为纽带的封建契约关系中,担负起责任与义务的勇敢骑士,才与那一时代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崇拜观念相吻合。从这个意义上说,骑士文学所构筑的不只是一个传奇色彩浓郁的艺术世界,也代表一种追求精神价值的理想化的乌托邦。P163
10、但丁是具有浓厚基督教文化底蕴的诗人,而却不是基督教诗人。地狱净界、天堂即使他作为一个基督教徒对人类过程的安排好描述,更是一个具有深厚基督教文化底蕴的诗人借用借用宗教意境对人的本质、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类命运所运作的象征性表述。他的思考强调的是人生、而不是宗教。P167
来源:本文选自《基督教与西方文学》陈召荣、李春霞著,由朱容萱姊妹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