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本:《路德的人生智慧》书摘12则
1、路德开始认为约的条件是谦卑,是对自己彻底绝望,并完全、毫无保留地只寻求倚靠上帝的怜悯。这一决定性的改变为他随后意识到得救必要条件是信心,即信靠上帝,铺平了道路。信心的概念与前面谦卑的概念非常接近。p37
2、路德并非把上帝的启示缩减到只剩十字架而其他地方都没有启示,而是把十字架作为福音神学里重要的基本准则,必须基于十字架才能完整地理解上帝的启示。p63
3、上帝之爱不是反应性的,而是创造性的:上帝不需要寻找值得爱的事物再去爱它;事物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上帝先用他的爱来爱它。上帝不是观察有罪的人类,在人群中寻找那些比其他人更公义或更圣洁的人,然后再被他们吸引。相反,十字架教导我们,上帝拣选那不可爱的、丑恶的、不义的、没有救赎价值的,把他在基督里丰盛的救赎之爱加在其上。p67
4、十字架的逻辑是说,软弱和死亡尽管是痛苦的,但已经在基督里被上帝彻底翻转了,因此,痛苦和必死的命运反而成为我们刚强得力的途径,死亡本身成为通往乐园的大门。这也是因恩典借信心称义的功课:外面的人渐渐逝去,但是里面的人日渐强健。没有任何身体所受的伤害可以危及灵魂。事实上,身体所受的最大的恶——死亡——只不过是通往复活的道路。p77
5、讲道人的任务要远比这两者亚严肃,他要揭露当前的现实(即人类试图通过自己的义来寻求在上帝面前被接纳),继而他要创造一个新的现实(即我们披上被钉十架的基督的义袍)……因此,讲道人的任务就是拿起圣经,在每一篇讲章中做两件事;拆毁听道人的自义,并指引他们寻求那外来的(alien)、在他们之外的基督的义。因此,讲道人必须这样来解经,他必须用律法粉碎罪人以行为自称为义的倾向,然后他必须指引会众来到上帝在主耶稣基督里所显明的无条件的恩典面前。p92
6、学习教义就是在学习认识上帝和人:在上帝面前我们是谁,上帝向我们启示他是谁。这是启示性的(revelational)。在启示中,十架是镜片,通过这镜片才能理解上帝和人。同时,这也是关系性的(relational),两类神学家的基本区别不能随便简化成教义区分。这既与教义相连,又与个人信仰相连。这实际上恰恰决定了一个人在上帝面前是谁,在世界面前是谁。p113
7、苦难将我们的个性塑造成上帝想要的样式。这些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它们太痛苦、太令人讨厌;但是它们是上帝决定采用的方式,它们也反映了十字架的道理。因此,十架神学家能正确看到上帝藏在苦难和 Anfechtungen 中的目的。p126
8、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徒是分裂的,自己对抗自己;而律法与福音的宣讲同时加重和解决这种分裂。这带领我们往两个方向走,一边是朝向我们自己,这个方向是徒劳奔走,终点是失败;另一边是向基督。但是,只有当我们先被律法带入绝望时,才会奔向基督。p131
9、路德认为自身的义是认知基督里我们因领受外来之义而称义的含义时所自然流露的结果。爱心是善行的动机,也塑造了善行。p164
10、律法的宣讲不是猛然带来一生一次的危机经历,使人一下子从上帝的愤怒之下进人恩典中,从此以后就不再需要律法了。相反,基督徒要不断地战斗,不断地在善功的魅惑与基督的恩赐之间摇摆。这场战争要一直持续到死亡为止,因此律法对基督徒来说一直有重要的意义。p171
11、路德认为,基督教世界观不是指“改变文化”或专门发展基督教哲学或科技。基督教世界观指的是在信心里,以爱上帝和爱邻舍的心,为上帝的荣耀而投身于合法的属世呼召。p184
12、没错,他强调称义,每个基督徒都需要靠着恩典、借着信心披戴主耶稣基督的义。但他描述的人类生存也符合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现实。如何在公共社会中做一名基督徒——如何在日常俗世的呼召中荣耀上帝,把平常的生活变成属灵之事——这是基督徒长久探讨的问题。p193
来源:摘自卡尔·楚门(Carl R.Trueman)《路德的人生智慧——十架与自由》,英文书名《LUTHER ON THE CHRISTIAN LIFE CROSS AND FREEDOM》,由何弟兄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