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本:《里外更新》书摘35则
1、人很难接受一个事实,就是在这个扭曲的世界,要得着真正的喜乐,必须经历难以想象的心灵痛苦。P16
2、上帝盼望我们是一群勇敢的人,勇于面对世上可怖的事,知道这是堕落的人类必然的经历。上帝盼望我们勇于承认人生的挣扎。虽然好像要被所看见的黑暗吞噬,却仍勇敢地活着;内心虽然带着恐惧与困惑,却仍不止息地去爱。P19
3、当然,顺服是必须的,但并非需要再努力完成某些艰难的任务,才能经历到上帝的赞赏。宁静与自由随时可以替代内心的困扰,但得着宁静的途径是愿意坦诚地面对真我。P23
4、可是,你若肯诚实面对心灵的隐秘处,发掘隐藏在冰冷和麻木表层下的东西,敢于正视一般人所不敢面对的,你便会渐渐明白,“丰盛的生命”并非只是美丽的言辞。因为你已开始领悟到,正视黑暗才能带来健全的生命。新生命的意义,与上帝亲密的关系,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理。当然,这转变不是一宿之间的事,而是一条漫长艰苦的路。P25
5、合乎《圣经》的更新,断不容许我们粉饰事物的真相,主耶稣要我们面对自我的本相,无论是内心的恐惧、创伤、忿恨,还是那些我们不愿意承认的出于自卫的行为。通过面对自我的真相,我们才能衍生一个蜕变的生命。这不是一个装假的生命,亦不是一个完全的生命,而是一个更深地流露着爱的生命,因为我们已经更深地体会到主的爱。P32
6、他清楚指出绝不接纳一个装假的生命,我们必须面对粉饰的外表背后的东西。主的意思是,我们若不肯正视自己,我们便无法真正地成长。P34
7、当然,我心底下仍深深相信(虽然我不懂得如何维护这个信念),总有一条引至成熟生命的路,总有方法支取我们所需要的力量。可是,我还未找到完满的答案,我所知道的,仍是那条选择顺服的途径。P40
8、这生命的表现发自一种与主的亲密关系,超越了纯正教义和好行为的要求,流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生命素质。P42
9、然而,我们的主指出,我们需要有洁净的内心,才能经历实在的洁净,我们始终需要正视内在的光景,才能经历到真正生命的改变。P50
10、故此我们需要知道内心有什么隐藏的问题要矫正,内心探索的途径是必须的。然而,这探视的功夫,却需要按照《圣经》真理的指引,这样,我们才确切地知道,揭开生命表层之后,到底要探索些什么。P52
11、外在的清洁在主眼中都不算数,他的目标是要清理隐藏在里头的污秽。我们若要过一个合上帝心意的人生,就必须发掘内心的污秽,并且学习把污秽清洗干净。P62
12、首先,我们要认识人内心的渴求虽然时常引人走上罪欲的方向,它的根源却不纯是出于我们的罪性,因它同时植根于我们的人性,换句话说:渴求本是人的天性。第二,当我们细心分析自己心底的渴求时,我们不难发现,今世无法真正满足我们的渴望,除非我们能即时到达天堂。P66
13、我们不愿意接纳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平日依靠的人,一旦知道我们的底细,都没有勇气继续以往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肯相信,自始祖堕落后,没有人有足够的爱完完全全地去爱另一个人。P70
14、在上帝的计划里,人彼此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健壮的人带着爱心去施予,有需要的人则带着温柔的心去领受。上帝造我们原是去享受他的创造,同时也赐给我们渴求得着满足的本能。P70
15、你心灵正有无限的渴望。无论你在为人父母的职分上成功或失败,你仍盼望自己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你渴望有人愿意深入地认识你,不怕发现你内心的真相,带着坚定不移的爱与你一同面对从内心发掘出的渣滓。P71
16、然而,《圣经》却让我们看见一幅完全不同的图画。人生需要信心,因为今生有时是一个解不透的谜。当我们正视人生的失意时,惟一可以紧抓着的是将来的盼望;而爱是惟一正确的心态,叫我们能与基督和周围的人建立一个合乎上帝旨意的关系。在这个困苦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信、望和爱。以上是另一种人生观,一种与应许事事如意截然不同的人生观。P80
17、或许各人所享受着的,是上帝的恩惠,但那并不等同于享受上帝自己。P88
18、我们必须正视人心灵的种种渴求,也必须经历因渴求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失望与痛楚。如此,我们才懂得渴想上帝,切慕他的再临。
19、今日的人有一个极大的抗拒,我恐怕在基督教的圈子中更大,就是抗拒接纳内心痛苦的感受。只要我们流露一丝的失意或惶恐,别人就会认为这不是一个得胜的基督徒该有的表现。P94
20、然而,我们若肯探索和感受内心那份痛苦,我们便会成为另一小群干渴的人,他们因着深深认识自己的干渴,便晓得何谓对基督存有一份安静和深切的信靠。P97
21、原来惟有当人敢正视别人的瑕疵时,真爱才最有机会流露和表达。能够包涵别人的过错,远胜于假装看不见别人的错失。当我们爱一个人,却不肯正视那人的瑕疵时,我们的那份爱,充其量只是一种自卫的爱,而不是纯真的爱,因我们在意识上要求对方做一个完全人。但当我们能够接纳对方的瑕疵时,我们那份爱才是一份有包容性和为对方利益着想的爱。如《圣经》所说,人若为朋友舍命,那份爱是值得赞赏的,但人为敌人舍命,那便是最崇高的爱了。P99
22、我们处理人生的态度,若是只着重操练、委身和属灵知识,却漠视内心因创伤和渴求未得满足而经历的痛楚,那我们爱人的动力,许多时候就只是基于“我应该如此”,而不是基于心底那份自由奔放的爱心。P103
23、但后者容易堕入一套冷冰冰的纯正信条,忘记了上帝真理的功用,是要进入我们生命的每一部分,带动我们全人与基督及其他肢体建立一个亲密的关系。P107
24、原来整本《圣经》都充满了生命的相交。上帝渴望我们将心献给他,因为他深爱我们;同样,当我们认识自己心灵的渴求,又对上帝有真正的认识时,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渴慕他。P108
25、然而,当人面对困扰而发出合理的质疑时,我们不应以属灵的术语堵塞发问者的口,认为有信心就不容许任何疑惑的存在。这样的态度,只能制造机械式的信仰,不能产生有生命力的信心。P111
26、然而真正生命的改变,并非只是摘下这些坏果子而已,它还包含更多的东西。与罪恶的斗争并不是除恶行善那样简单,只要任何人采取这条途径,勉力遵守《圣经》的教训,他就会发现这是一条注定失败的路。这条路通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灰心失望,另一种是像法利赛人般道貌岸然,里面却是自义和冰冷,与人和上帝的关系都是教条式的,没有温情,没有深交。P122
27、但除非我们明白第一步是先处理内心的罪恶,不然,行为上的改变并不表示一个人已经历到那真实的心灵深处的更新。P122
28、我们需要完全信赖上帝的爱,以致能无条件地去爱人。我们人生的目的,并非老是保护自己,以期不受伤害。P128
29、不过,要揭露它们谈何容易?我们诡诈的心连自己也欺骗了,它总是叫我们以为情形并没有那么坏。无论我们多么真诚,我们仍难以看透,我们心底那份以自我为中心的倔强要求,如何污染了我们与人相交的种种形式。P159
30、然而学术的研究并非读经的最终目的,读经的目的是要让《圣经》的真理影响我们的生命。我们研读上帝的话,好叫我们更能活出上帝的爱,而不是找出更多的经文来支持自己的神学观点。P166
31、只有当我们认清问题时,才能深深了解解决的办法。我们越了解自己罪性的丑陋,就越发觉基督十架的美善。P178
32、上帝所赐的不是一份对罪麻木的自满心情,而是内心的安息,这安息叫我们纵使面对自己的失败,仍有力量勇敢前行,因为深知基督的代赎,是我们被上帝全然接纳的原因。P182
33、然而,主对我的爱却是完全的,主的爱虽然不会挪去别人不完全的爱所带给我的痛苦,但主的爱足以使我站立得稳,使我不再惧怕别人的失信而勇敢地去爱。P191
34、真正的悔改,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它惟一的目标,是更深地认识主,更懂得怎样敬拜他。但惟有当我们定意不在属世的事物中寻找生命,只专一地在基督里寻找时,我们才能体会何谓真实的敬拜.P201
35、悔改的涵意,就是承认这个无神的世界并非我们真实的人生,如今我们既已从这个可悲的世界里被拯救出来,便当全心追随这位救赎我们的上帝。我们不再逃避任何悲苦的经历,以表面的欢乐来麻醉自己。相反地,每次痛苦的感受,都会成为我们更靠近上帝的动力。P215
来源:本文选自:(美)莱瑞•克莱布博士(Dr. Larry Crabb)《里外更新——生命的破碎与重建》,英文书名《inside out》,由李弟兄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