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本:《人之废》书摘10则
1、这一虚无主义的最大表征,并非价值之虚无,而是人类制造新价值之兴致勃勃。上帝死了,现代思想纷纷把许多俗物推上神坛,以取代上帝。艺术、爱情、革命、个人成功、民族富强、人类未来、现代化、自我实现、审美人生,等等等等,自现代以来,纷纷登上神坛,受知识人之顶礼膜拜。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P11
2、路易斯忧心的是,假如“道”沦为意识形态,或者说根本没有所谓天道,只有意识形态,那么,人类的命运将不只是道德沦丧,而且是“人之废除”(abolition of man)。也许遵照现代规划师或意识形态建构者所创造的新道德,道德可能不大沦丧,但还是人之废除。质言之,上帝之死的结果,终将是人之死。P12
3、《人之废》这本小书想要提醒我们的就是,沦为一些现代观念的俘虏之后,我们最终会面临一个什么结果。这些现代观念包括,价值主观论、意识形态论和人征服自然,还包括“重估一切价值”、进步论、新民、启蒙规划、本能伦理、实用伦理等等。P28
4、(正文)4.所以现代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砍伐森林,而是去灌溉沙漠。真正抵御虛安情操(talse senutmenl),這去音心培植正当情操(just sentiments)。让学生的感受力(sensibolity)额临饿死,只会使他们在宣传家到来之时,更容易被猎获,因为,受饿的本性(famished nature)会追讨反弹,铁石心肠(hard heart)并非抵御心中无主(soft head)的万无一失的堡垒。P18-19
5、对立身道内者而言,教育之任务就是,在学生身上培植那种本身合宜的应答,无论是否曾有人应答合宜;并成就一些本就合乎人性的应答。对立身道外者而言,假如他们逻辑一贯,就必定认所有情操都同样地非关理性,仅仅是我们与真实客体之间的雾障(mists)。其结果是,他们必然要么决心从学生心灵中去除所有情操,越彻底越好;要么鼓励一些情操,但鼓励之理由却与情操之内在“公正”或“正当”毫不相干。后一条路,使得他们卷入一种问题重重的进程之中,即,借助“暗示”(suggestion)或把戏(incantation)为他人制造他们自己的理性已成功驱散的海市蜃楼(mirage)。P29
6、老教育是启发(initiate),新教育只是配制(conditions)。老教育对待学生,像老鸟教小鸟习飞;新教育对待学生,则像养禽者对待幼禽-使得它们如此这般,对其目的幼禽一无所知。概言
7、之,老教育是一种传承(propagation)-人之为人代代相传;新教育则只是宣传(propaganda)。P31
8、毫无疑问,只要人类还幸存,人类作为整体,其所拥有的权力会稳步增长。那最后的人(the last men),与其说是权力之继承者,不如说他将是所有人里,对伟大规划家(planner)和配制师(conditioner)之阴魂最服服帖帖,施加于未来的权力也最小。P70
9、步出“道”外,他们就步入虚空(void)。他们的臣民也并非必然就是不幸的人。他们也不是人:他们是人工制品。人之最后征服,被证明是人之废(abolition of Man) •P78
10、这是魔鬼交易(magician’s bargain):我们交出灵魂,就给我们权力。然而,我们的灵魂,也即我们的自我,一旦被放弃,那授予我们的权力也就不再属于我们。我们把灵魂交给谁,我们事实上就会成为谁的奴隶或木偶。P85
11、我们知道,那超越实存者、绝无偶然者、给其他事物赐予神性者、全部实存之根基者,不仅仅是律法(law),而且是爱(love)。既是生养之爱(a begetting love),也是受生之爱(a love begotten)。爱爱相生,爱充盈那些分有爱之自生自长之生命的人。上帝不仅是善(good),而且是善之力善(goodness);善之 善不仅仅是神(divine),而且是主(God)。P160
来源:本文选自C·S·路易斯(C.S.Lewis)《人之废》,英文书名《The Abolition Of Men》,由刘姊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