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本:《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书摘25则
1、在宗教改革的前夜,大多数基督徒的情况就是如此:他们献身宗教,致力于改善宗教,但不是要推翻宗教。当时的社会所希望看到的只是把人所共知的错谬清除掉,而不是激进变革。P29
2、他当时写作不是用学术语言拉丁文,而是用日耳曼民族所常用的德文,这样,不只是学者明白福音,普通百姓也可以明白。他超常的写作速度、平易近人的文体、爆炸性的信息,与当时出现的新奇印刷机结合起来,使得路德在几周内就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作家。P53
3、显然马丁和凯蒂很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两人一起在花园散步,一起去钓鱼,或与朋友们一起吃饭。如果路德在外旅行,他们就彼此通信。信中满是玩笑话和甜言蜜语。P63
4、他(路德)每天至少祷告三个小时。查考圣经时,一遇有上帝的应许,他就直率地把经节摆在上帝面前,请求上帝信守应许。P63
5、在伊拉斯谟看来,问题很简单,他只不过想要用道德给教会好好地洗一个澡。只要擦去腐败、洗去伪善,一切就都好了。他在那几年中看到路德所说的“宗教改革”与他所理解的完全不同,于是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盼望教宗转为好教宗,路德却想要完全废除教宗。在他想要清洁罗马天主教系统的地方,路德却想要焚毁并替换掉它。P64
6、路德常常强调说,全部圣经都是关于基督的,因为人只有通过信靠基督才能得救。P67
7、曾经令他(路德)害怕的死亡,此刻正慢慢靠近他。所不同的是,如今他渴望见到基督。然而,身体衰弱的过程令他十分痛苦。繁重的工作摧毁了他的健康。P67
8、若不想让改革沦装点门面的修整,那就要先有内心的归信,然后才有教会外部的改革。因此,茨温利没有发起运动来促成改革,而是专注于传讲上帝的话语。P75
9、路德的信息是,所有救恩纯粹是上帝的恩赐,凭着单纯的信心就可领受。激进分子的信息却是,外在的一切都要拒绝。P85
10、整体说来,重洗派更倾向于关心基督徒生活,而不是神学问题。P92
11、显然,那时有许多种改革模式,有些模式与路德的呼声大相径庭!它们彼此间的不同不在于热心、策略,也不在于勤勉,而在于神学。P94
12、他(加尔文)不该受到日内瓦人如此论断。他自称是“怯弱的读书人”,既无心得到专制权力,也没有机会得到。他只不过是流亡到此的法国人。由于他不是日内瓦的市民,他没有选举权,更不能在世俗政权中担任任何官职。P110
13、加尔文不想给后人留下遗迹,也不想成为偶像,因而生前要求把他安葬在普通的墓园里,不留任何标记。不留余香,不立墓碑,这就是典型的加尔文作风。P121
14、尽管亨利做出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教改革,却有越来越多的新教人士身居要职,他们乐意利用亨利的改变来实现新教的目标。P130
15、1538年,国王下达一道命令:“不要禁止任何人读圣经或听圣经,反而要明确地激发、唤起或劝说每个人读圣经,因为圣经就是上帝活泼的真道。”仅仅两年前,丁道尔在殉道前呼喊道:“主啊,求你开英王的眼睛!”如今,丁道尔的祷告蒙垂听了。P132
16、亨利此举赤裸裸地表明,他既不想让英格兰成为新教的英格兰,也不想让它成为罗马天主教的英格兰。他想要的是一种英格兰天主教,一种与罗马没有关联,也没有罗马教会的腐败的天主教。P134
17、1555年,里德利和拉蒂默在牛津宽街的尽头被一起烧死,死的时候他们背对着背。拉蒂默当时已是八十岁高龄,他死在里德利之先。他在火焰中呼喊道:“里德利,愿你大得安慰,要做个男子汉。我们今天在英格兰点燃了蜡烛,凭着上帝的恩典,我相信这蜡烛永远不会被熄灭。”令人心痛的是,里德利周围的木柴摆放不当,致使他的双腿已经被烧掉了,上身还没着火。这惨烈的景象令在场围观的几百人落泪。P139
18、那么,到底谁是清教徒呢?约翰•弥尔顿说得最好。他说清教徒就是“对宗教改革进行再改革”的一群人,这正是所有清教徒一致追求的目标。不是说他们自以为纯洁,而是说他们想要把教会和他们自身尚未洁净的东西除掉。P152
19、与民间流行的印象相反,清教徒不是苦行僧。即便他总是警告人们说,堕落之人滥用被造之物是虚空,但他也不会赞许穿刚毛衬衣或吃干面包。他也喜欢美酒佳肴,喜欢平常人享受的舒适。他在嘲笑蚊子的时候,也发现没有啤酒时喝白开水是艰难的日子。P153
20、他们都热爱圣经,热衷于研读圣经和听讲道。这是把他们连为一体的最重要的特质。P154
21、敬虔之人逃离英格兰的压迫,就像是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他们也正像以色列人一样,追寻自由的应许之地。P162
22、清教主义的衰亡过程极为缓慢,我们甚至很难说清楚清教徒时代到底结束于何时。他们没有经历一场最终的大灾难,也没有最终止步的地方。英格兰教会中仍有低教会派信徒,但有那么多人已经被逐出教会,被噤声,被压制,以至于曾经盛极一时的运动如今分崩离析,无人带领。P176
23、改教家坚持认为,称义是上帝宣告罪人已经被赐予基督的公义地位,尽管他仍是罪人,而特兰托公会议则把称义看作逐步成为圣洁并因而越来越配得救恩的过程。二者之间的差别再明显不过了。P181
24、实际上,与自由派新教徒相比,今天的福音派信徒发现他们与罗马天主教有着更多的相通之处。此外,在当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教在教义方面退后,反而突显出罗马天主教的始终如一。天主教的这一特点吸引了许多人。切斯特顿(G.K. Chesterton)在解释他为何会皈依天主教时写道:“唯有它(指天主教)能使人摆脱时代的奴役。”从诅咒到握手!难怪人们普遍认为罗马和宗教改革一方之间极有可能重归于好。P183
25、你看得越仔细,就看得越清楚:宗教改革主要不是关乎脱离罗马的一场消极运动,而是关乎迈向福音的一场积极运动。P189
来源:本文选自[英]里夫斯(Michael Reeves)《不灭的火焰》,英文书名《The Unquenchable Flame – Discovering the Heart of the Reformation》,由王姐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