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本 《心灵的重塑》书摘42则
Renovation of the heart
[美] DallasWillard
第一章 灵命塑造导言
1:从耶稣而来的灵命更新和“灵性”,就是从上而来的超自然生命闯入现世的天然生命之中。
2:他们认为,“内里更深处”乃人力所及,只要控制得宜,就能把自己的生命转化成神圣的生命;至少,它能拯救我们脱离人生中的混乱和破碎境况——也许,最起码可以救我们离开危险的生命瘾癖,例如酒精、工作、性欲、毒品或暴力。市面上大量的书籍、课程、讲座都以这个前设为根据。
3:神一直从不间断地把他的爱赐给每一个人,有时候他会以不情愿的姿态,把他的爱彰显在不情愿的地方,而依然起着些许美好的果效。可是人是否可以单凭着自己的能力,来达致一种满足他需要、带来真正心灵重塑的灵修方式,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4:人若能够寻觅或是被赐予一条生命的路径,让心灵和内心世界经历到坚实、美善、导向神的塑造过程,就是蒙恩、有福的。
5:真正地实现全人的转化,是使人学像耶稣和“阿爸”天父那样的良善和能力。这样的灵命转化才能满足人的自我,而且这仍是人生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
6:从近年以致目前的公开表现来看,基督教对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并没有提出有利的解决之道。
7:人在内心深处,甚至在生理方面,对于美善都有一份深切的渴求,这份渴求在他心间萦绕不去,人对灵魂塑造的追寻就是深深根植于此……我深信,这股浪潮将要汇入属神生命的长河中,翻腾不息,一直把我们的生命提升到永恒之中。我们的心在呼喊:“主啊,我从心里希望做一个基督徒。”
8:基督徒的灵命塑造,基本上指的是在圣灵驱使之下形塑人的内心世界,使它变成基督内心样式的过程。
9:恐怖的行为出自人的心,无论如何,关键在于我们的思想、感觉、性情和抉择。即我们的内心生活,正是这部分显示我们是怎样的人。唯有内心的深入转化,才能够战胜外在的邪恶。
10:倘若我们这群基督的子民真正走上基督的心灵之道那么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条确实的路径,活出应有的样式——彻底成为良善、敬虔的人,弃掉骄傲、冷漠和妄自尊大的心态。基督教会的信众也将重现许多过去时代中教会的面貌,并且成为今天世人渴望见到的样式——一个无可比拟的群体,拥有永恒生命素质和不断增长的人数。
第二章 心灵与人的生命体系
1:一个人如同一个团体那样,常会遭遇冲突的局面。“人若不控制自己的心,就像没有城墙,毁坏了的城一样”(箴25:28)
2:为美善的目标坚持不懈、贯彻而行的群体,犹如凤毛麟角。事实上,群体中貌合神离的现象,远远超过了个人的心灵分裂程度。这是因为群体的组合比个人更为庞大和复杂所致。灵命塑造若是有成效,应当能够重整人破碎的心灵和生命。然后,这个心灵经过重整的人,就能在所属的团体中缔造和融洽的关系。
3:人若有良好的准备和充分的能力,能以良善正直的行为应付人生中的一切际遇,那就表示他的灵魂处于良好的状况,受心灵的引导,而他的心灵也保持完好,受神的引领。
4:自由和创造力,即行善的力量及行恶的力量
5:没有我们里面的同意,我们就没有犯罪,因为只有心所发出的那个“肯定”(或“否定”),才代表我们。罪的思想本身不是罪,甚至也构不成是试探,试探的思想加上犯罪的倾向,可能会有以下表现:不断眷念着某个念头,或故意寻索某个念头。可是,当我们里面向试探说“是”,当我们里面想要有所行动,即便没有真的行动,也已经犯罪。在行善上,也同样可以如此区分。谈到决定或选择时,作这样的区分,对我们稍候的讨论非常重要。
6:现代人的生活陷入灾难,一大原因是人的生命围绕着感觉来安排。人几乎总是凭感觉行事,又自以为是。这样一来,意志就任环境的摆布,因为感觉是由环境所激发的。今天我们谈到基督徒的灵命塑造,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克服这个困难。
7:透过思想,我们的意识穿梭于过去、现在、将来,借着理性和科学思维,借着想象和艺术,也借着神的启示,得以探触宇宙的深处。神启示主要也是透过思想的方式赐给我们的。P40
8:各种事物透过思想进入我们的心思之中,而感觉则使我们偏向或远离这些事物。在堕落恩典灵魂中,心思变成了可怕的荒芜地带、狂野之所,夹杂着各式各样的思想和感觉,行为固执而愚昧,反复无常,混乱无章,往往到了执迷不悟、疯狂、失控的地步。这样的心思状况,正是这世界脱离神之后的特征,“这世界的王”撒旦控制了它。P41
9:意志,即心灵或心
决定和选择,都是意志的作用。它是人的能力,推动人创生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还未发生的事件。这种能力让人拥有了生命中两样最宝贵的特质:自由和创造力。当我们恰当地理解了它们,会发现这两样东西还是一体的两面,即行善的力量以及行恶的力量。P41
第三章 灵魂的堕落与本性的邪恶
1:所有人都要经历灵命塑造的过程,心灵甚至人的整个存有都是形塑而成的。P62
2:我们要再次强调,人若能够寻找到或得蒙赐予一条生命之道,使心灵和内心世界的形塑朝向好的方面发展,他们就是蒙恩者、幸运儿。P63
3:要记得,和你交谈的那个人,也许是极为愚钝、令人厌烦至极的,但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他会蜕变成另一个人。P63
4: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由于人的内在的伟大价值,他的堕落就令人畏惧、颤栗,如遇梦魇。如果人的价值本是微不足道,他的堕落就不那么叫人害怕。P63
5: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即使人出于堕落状况,他在神的严重仍是价值崇高、值得拯救的。罪并没有使人变得毫无价值,罪只是令人失丧而已。但人虽然失丧,仍有巨大的能力、尊严、摄人心魄的美和善 ——这足以使那些未蒙启迪或不愿去明白的人,察觉不到他现在和将来会是多么恐怖。P64
6:但那些据称懂得人生法则,又能成为人们的之路明灯的专家,却始终没有发现罪恶是解释人生现象的一条原则。P65
7:罪恶正潜伏在选择之中。P65
8:人意志的乖戾和扭曲是我们不能逃避的严肃话题。P65
9:教育所采纳的价值观、态度和实践方法,都不可能使我们对人性和人生有深入、严格的理解。P65
10:在我们的文化中,许多人汲取了过往的经验,索性不再去教会——在他们当中,不少人是奉神和公义之名作此决定的。p67
11:性不是唯一问题。虚荣心、自私自利、仇恨、恐惧、冷漠、极端卑劣的行为,都可以在认信的基督徒中发现。与此相反,真正的纯洁和谦卑、无私的奉献、摆脱愤怒和忧郁等等,却不能期望或假设可以在“标准”的基督徒群体中找到。
12:哈夫哪说,耶稣被钉死不是因为他说:“你们看田野的百合花,他们也不劳苦,也不纺线”,而是因为他说“你们看法利赛人,他们怎样偷窃”。P68
13:否认是人处理自己过错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否认通常伴随着某种合理化的表现。亚当、夏娃犯罪后,首先宣之于口的就是这种伎俩,我们从每天的报章上也不断看到这类招数。P70
14:人害怕与神的意愿向左,即害怕自己的内里本质和外表行为没有符合神的吩咐,他才开始变得聪明。P71
15:他们不想赋予他作为神而在宇宙中应有的位置。这就是了解人性现状的关键所在。十诫的第一条对付的正是人偏离神的倾向。奥古斯丁清楚看到,神之为神,是对人的自尊心的挫败。P72
16:从灵魂深处承认自己不是神,酗酒者必须承认自己无助,投靠那更高的力量。“首先,我们要停止扮演神”,然后让神在酗酒者的生命中“扮演神”,换句话说,他们的每一天,甚至在每一刻,都必须向他降服。P74
17:要在一个远离了神的世界继续生存下去,人就不得不否认现实,因为这可以给他莫大的力量,人若是清楚承认事实,他的意志或心灵在现实面前就不能够(在心理上不能够)承受半秒钟,所以他必须否认、回避或欺骗自己。P74
18:保罗对人的罪恶根源深具洞见,他一阵见血地指出,世人“眼中不敬畏神”。人若是希望了解灵命塑造,希望自己灵命转化,活出基督的样式,希望成为夫责任的领袖,就不可忘记保罗这鞭辟入里的洞见。P74
19:神就是基本的真理和现实。神就是真理之光,当没有光照进入人的心灵和灵魂,人的智力就丧失了功能,企图发明出一个“真理”,来配合人自以为神的这个基本错谬;然后,人的感情(感觉、情绪甚至知觉)很快就会趋向混乱。保罗继续说道:“他们的心思变为虚妄,愚顽的心就迷糊了。”他们自以为是聪明的、却成为愚昧的。”他们用某种动物的形象,通常是奇兽或者人类的形象,来冒充神。但我们要记得,心思既已脱离了现实,它就完全投向谬妄。P74
20:人若不诚心实意与神紧密相交同行,他的身体就会成为寻欢的主要地方,也成为恐惧、苦恼、死亡的主要源头。P74
21:“耶书仑胖了,就踢跳”(申32:15)P77
22:“失丧的人”的意思,就是错解了自己在神面前是怎样的人。他们错误地把自己当作最亲密无间的人,也无法了解自己。P79
23:因为真诚的痛悔反映人内心深处的光景。一个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却不感到痛悔的人,与为此感到难过的人是有分别的。人若没有真诚的痛悔,没有痛苦的懊悔,就不大可能有真正的改变。P85
本书选作者魏乐德《心灵的重塑》由徐姊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