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本 《走过苦难》书摘55则
《走过苦难》书摘55则
1、有许多人在苦难和不幸中找到了神。他们发觉,逆境让自己归向神,而非远离神。艰难时刻把他们唤醒,本来骄傲地以为自己不需要心灵慰藉,却发觉自己必须认真向神寻求。苦难把“真理的旗帜插进叛逆灵魂的堡垒”。P6
2、道德判断让受苦者换个活法,自我超越让受苦者换个想法,宿命论让人们昂首迎接命运,二元论让人们把希望放在未来。p25
3、基督徒相信:苦难影响巨大;苦难真切实在;苦难往往不公;苦难有其意义——苦难总有一个目的,如果应对得当,它会像钉钉子一样,把我们深深钉入神的爱里,使我们获得超乎想象的安稳和灵性力量。生命中的苦难将我们属灵的眼光聚焦在基督的救赎上,那是核心,是心灵的美善。P39
4、基督徒真的会悲伤,但却不会失去盼望。P57
5、只有当神是我们的至爱,我们才能平静地面对一切,因为那爱就连死亡也不能夺去。我们不需要消除悲伤,而应当用爱和盼望调和它,使它升华。P58
6、人类堕落之后,痛苦和邪恶进入人间,神于是展开救赎计划,通过基督让人类恢复与他相交相伴。在这个过程中,“试炼、苦难和逆境”为神所用,“以检验灵魂”,与此同时,他还“给人们提供了得救的希望……挪走死亡毒钩的正是他”。P59
7、基督带来的救赎不仅让我们超越对死亡的恐惧,还打败了死亡本身。P60
8、受苦和犯罪不一定直接相关,这正是《约伯记》的主要教训。有些苦难是为了惩戒,让人们远离错误的生活方式(比如约拿陷入风暴),有些是“为了避免将来犯错,并非要纠正以往的错误”(比如约瑟被卖为奴),还有些苦难之所以发生,就是为了让人更热切地为了神的缘故而爱神,从而找到最终的平安和自由,约伯受苦就属于最后一类。P61~62
9、在马丁路德看来,苦难有双重作用。在得到喜乐和爱从而战胜苦难之前,我们需要苦难来清空我们的骄傲,引领我们在基督里找到真喜乐和唯一的安稳。人们“在苦难中被掏空”,这样才能被神和他的恩典填满。P64
10、我们绝对不能用忍耐去赢得在基督里的平安——我们先要有这平安,然后才能忍耐。我们必须首先仰赖基督为我们受苦的丰盛恩典,然后才能像他一样面对苦难。P68
11、苦难来临时,信神却三心二意或只有理论,比不信更痛苦。P78
12、我们的身体只要如常运转,这就足够让人惊讶不已了。孩子出生却不是先天畸形,这简直是个奇迹。我们能呼吸、进食、消化、抗击癌症,又能入睡,这真值得赞叹!
13、如果我们知道神知道的一切,那么我们求的,神都会给。P82
14、在世界框架内,很难定义什么行为才是道德和公义的。这不仅因为无法对具体的道德标准达成共识,更深一层,世俗思想家必须考虑,什么才是建立标准的基础,否则只能凭空论断。P89
15、当今世界,人们认为生活就是为了寻找快乐,而这正是问题之所在。我们决定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带来快乐,然后努力创造那样的环境。“为快乐而活”,意味着,要在生活中有所收获。可是一旦苦难发生,环境被破坏,快乐不在,活下去的理由也就随之消失殆尽了。“为意义而活”却不是这样,不是我们向生活索取,而是生活对我们有所期待。怎样才算有意义?就是生活中有些东西比你个人的自由和快乐更重要,为了它,你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快乐。P92
16、“危难之时没有人是无神论者。”P93
17、把进化奉为圭臬的社会,不可能承认人生本来就充满不幸。P98
18、在基督教中,苦难恰恰是故事的核心。由于我们背离了神,就有苦难发生,苦难从而成为神自己借着耶稣基督来到我们中间施行拯救的途径。如何面对苦难,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我们可以因此变得强大,更像基督,圣洁而又快乐,这也是世界透过我们看到救赎主的爱和荣耀的重要方式。P102
19、在主流文化观念中,像“苦难”这样的词只有负面含义,因为生活的“价值”取决于能否满足欲望,所以“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避免痛苦”。但用基督教的逻辑来思考,苦难为我们带来救赎,让我们能够服侍他人,荣耀神。P103
20、几乎没有人不经历苦难就能变得伟大,或者不经历苦难就能找到神。人生的痛苦就像嗅盐一样,能唤醒我们,使我们对人生的各种真相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清醒的认识。P105
21、那些信神且用苦难质疑神的人,他们大部分的想法渐趋世俗化。P113
22、圣经把所有的罪恶都看作是奴役,绝不是自由。只有我们彻底得到救赎,彻底脱离罪,才能经历真正的自由。自由的前提是按照神创造我们的目的去行事——服侍他。所以,你越有能力犯罪,你就越不自由。P121
23、当我们背离神,和他的关系破裂,我们所有的关系都随之瓦解。因为我们拒绝他的权柄,世上的一切——我们的心灵、情感、身体、人际关系,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全都失序了。P148
24、如果没有末日审判,世人造成的不公和眼下肆虐的罪行要如何处置呢?如果没有末日审判,那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失去希望,要么复仇反抗。P151
25、神和人之间的差距远远超过三十岁的父母和三岁孩子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们不应期待明白神的全部意图,但是借着十字架和耶稣基督带来的福音,我们明白了神的爱。那才是我们最需要的。P158
26、如果神连自己的儿子都给了我们,他会保留任何我们需要的而不给我们吗?P159
27、世上的邪恶和黑暗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的内心。我们极度自我中心,本性如此,甚至自己都不承认。P160
28、一切自然之恶和道德之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和神的关系破裂,而那是所有关系的根基。P170
29、苦难既公义又不公义——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帮助我们面对苦难。P179
30、神是掌权的神,也是受苦的神。P181
31、神计划我们的每一个计划。P184
32、邪恶和悲伤并非神的本意,但它们都在神的手里,是他智慧的计划的一部分。P187
33、基督徒之所以坚信在苦难中可以信靠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神自己亲身经历了苦难。P191
34、为了成全公义,惩罚罪恶,在爱中原谅并接纳我们,神在三位一体的关系之内承担了罪的代价。神子担当了我们应受的惩罚,包括与天父分离。神将无尽的痛苦放进自己里面,担在自己身上,因为他爱我们。P195
35、苦难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基督借着苦难成为像我们一样的人,从而拯救我们。同时,我们也借着苦难更像基督,经历他的救赎。这意味着苦难虽苦,却富有意义,大有益处。P212
36、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荣耀神。P216
37.神命令我们荣耀他,因为那是唯一实现我们受造目的的方法,就是在他里面找到安息、满足和喜乐。他引领我们荣耀他,不仅因为我们应该如此,更因为我们需要如此。P217
38、所谓偶像,实际上是一位总是按照我们意愿行事的神。P223
39、苦难是成长的重要途径。没受过什么苦的人,往往浅薄,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和长处,对人性和人生的看法很天真,经常表现的脆弱,不堪一击。P267
40、约伯式的苦难要求我们必须恳切祷告呼求、不断操练定意信靠神,重排人生的优先次序。P276
41、行走是每日祷告;每日读圣经、读《诗篇》;每日顺服,和基督徒伙伴团契,参加集体敬拜,全然委身参与教会生活。行走的节奏不止息。与神同行这个比喻象征了缓慢且稳定的前进。P308
42、神理解我们。我们可以向神敞开,真诚的倾诉内心的挣扎。当我们陷入极度黑暗的光景,即便如此,倘若你仍然顺服、祷告、寻求神、遵守诫命爱他人,就真的学会了为神的缘故爱神,而不是为神赐下的好处爱神。P325
43、在神的里面“喜乐”意味着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提醒自己,神是谁,我们是谁,神为我们做了什么。
哭泣把你带进喜乐,提升喜乐的境界,这份喜乐又让你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哀伤,却又不被它吞没。换句话说,你终于在情绪上健康了。P331
44、他给的即是所需,他不给的即是多余。——约翰.牛顿 P349
45、我们应该为神的缘故而爱神,而不是为了神所给的好处而爱神。P358
46、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质疑一位世界级物理学家的计算结果,但我们却总是质疑神对世界的安排,这合理吗?P374
47、基督徒拥有的平安,是内在的平静与平衡,知道有神同在,神的保护超乎人的理解。P391
48、我们在提要求的同时就要感谢神,即便不知道能否实现。无论神怎样回应,我们都要向他献上感恩,这是我们的本分。
49、我们之所以没有平安,原因在于我们爱的是那会改变的、会被环境夺去的。只有一样永不改变,就是神,他的同在和他的爱。只有一种爱不会让你失望——它不会改变、不能失去、不建基于命运的起伏或生活的好坏。这种爱就连死亡都不能夺去。只有神的爱才是如此。P399
50、为神所爱、为神所知,这才是人生的至宝。如果对你来说果真如此,那么这财宝“没有贼能挖洞来偷”。P404
51、我颤抖呼喊,主啊,为何如此,你要置我这可怜人于死地?主回答说:“你求恩典和信心,我用这方法回应你。我用这些内在的试炼,救你脱离自我和骄傲,破碎你寻求世上快乐的图谋,你方能在我里面寻求一切。”P406
52、如果你为了除神以外的事物而活,如果你爱其他事物超过神,那你的生活必然好像翻腾的海。你会焦躁不安,心里没有丝毫平安。如果你爱任何事物多过爱神,你必然总是处于焦虑之中。P407
53、耶稣全然失去心中的平安,为的是你和我能永远享有平安。定睛在他为你所做的、思想他为你所成就的这一切,会帮助你度过难关。你会觉得神无比美好。P408
54、人类的盼望所塑造。你对未来的盼望决定了你当下的生活方式。P413
55、认识神,人生即拥有了最崇高的价值……P415
来源:本文选自提摩太.凯勒《走过苦难》,由高姊妹阅读并摘录。
上一篇 第34本 《魔鬼家书》书摘12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