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本 《返璞归真》书摘 17则
《返璞归真》书摘 17则
1.这就是我想要说明的两点:第一,全世界人都有这种奇怪的念头,即人应该以某种方式去行动,并且人无法真正摆脱它;第二,人实际上并没有以那种方式去行动。人知道自然法,却又违背了自然法。P26
2.我们好像必须承认不止存在一种现实,必须承认在人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存在某个东西,它高于并超出人类普通的行为,但又是绝对真实的。这是一个真实的律,不为我们任何人所创造,却左右着我们的行为。P38
3.当然,基督教最终能给人带来一种无法描述的安慰,这点我完全同意。但是,它并非始于安慰,而是始于我一直在描述的那种沮丧,未经那种沮丧就直接享受那种安慰毫无用处。 P50
4.我们可能不大乐意赞同上帝的观点,但是不赞同上帝的观点很难。他是你一切推理能力的源泉,正如溪流不可能高过它的源头,你也不可能对,上帝不可能错。你与他辩论实际上就是与赐给你辩论能力的那种力量辩论,这就像你坐在一棵树枝上,现在要砍掉这棵树枝一样。P65
5.每次失败之后都去祈求上帝的宽恕,振作起来,重新尝试。上帝一开始帮助我们获得的往往不是美德本身,而是这种不断去尝试的力量。这个过程是在培养我们灵魂的习惯,因为无论贞洁(勇气、诚实或其他美德)多么重要,它都不及这些习惯重要。 这个过程打破了我们对自己的幻想,教导我们要依靠上帝。P120
6.在我头脑最清醒的时候我,我不但不认为自己是好人,还知道自己是个非常卑鄙的人,对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感到恐惧和厌恶。所以,显然我有权厌恶、憎恨仇敌做的一些事。想到这点,我记起很久以前我的基督老师的话:我应该恨坏人的行为,而不应该恨坏人本身。或者像他们常说的,恨罪,不恨罪人。 P136
7.无论何时我们发现自己的宗教生活让我们自认为很好,最重要的是,比别人更好,我想我们就可以确信是魔鬼,而不是上帝正在我们身上做工。真正检测自己是否站在上帝面前的标准是:全然忘却自己,或视自己为渺小、龌龊之物。不再认为自己更好。 P145
8.只管去行动,仿佛自己真的爱上帝。不要坐在那里拼命去制造感情,而要问自己:“如果我相信自己真的爱上帝,我会怎么做?”找到答案之后就去行动。 P152
9.你发现自己的一切能力——思考的能力、自由活动四肢的能力——都是上帝赋予的。即使你将整个生命的每一时刻都用于侍奉上帝,你也不可能给予上帝任何额外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切都已经属于上帝。 P164
10.基督教中有些东西,你不做基督徒,仅从外界就可以理解,但也有很多东西,只有你在基督教这条道路上前行了一定的路程之后才能够理解。……无论何时你在基督教著作中发现了一句自己不能理解的话,不要担心,将它放到一边,将来有一天,也许几年之后,你会突然明白他的意思。你若现在就明白,可能只会对你有害。 P165
11.因此,你若真正把自己交给了基督,就必须努力遵从他。但是,这种努力是以一种新的方式,以一种不那么忧虑的方式进行的。你做这些事不是为了得救,而是因为基督已经开始拯救你。 P169
12.这正是基督教传扬的信息。这个世界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的工作室,我们是那些塑像,在这里有传言说,有些塑像将来有一天要变成活人。 P182
13.现在你明白了祈祷过程中发生的事:上帝是他祈祷的对象——他努力要达到的目标;上帝也是他里面推动他的力量——他的动力;上帝还是道路或者桥梁,沿着它,他被推向那个目标。 P186
14.人在认识上帝时,主动权在上帝那边,上帝若不启示自己,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找到他。实际上,上帝将自己更多的启示给一部分人,而不给另一部分人。这不是因为上帝偏袒,而是因为对一个心智品性败坏的人,上帝无法向他启示自己。这就如同阳光,阳光固然没有任何偏袒但是,尘封的镜子反射出的阳光不及干净的镜子反射出的明亮。p187
15.所以我认为,明白一事物不在另一事物之前存在,却可以是它的源头,原因或起源,这点很重要。因为父存在,子才存在,但是在父生子之前,不存在时间。p197
16.在基督教中,上帝不是静态的东西,甚至不是人,而是一种脉动不息的活动,一种生命……p199
17.基督教提供给我们的不外是:我们若让上帝按照他的旨意去行,就可以分享基督的生命。果真如此,我们分享的就不是被造的生命,而是受生的、自有永有的生命。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我们若分享这种生命也就会成为上帝的儿子,将和他一样爱父,圣灵也会驻在我们之中。p201
来源:本文作者是c.s.路易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大瑶瑶姊妹阅读并摘录。
第67本 《魂结》书摘11则 下一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