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本:《喜乐的流放者》书摘17则
1、同样,不是我们自称基督徒,上帝就会将这些信念与原则加给我们,而是随着他按每个人的名字呼召我们,它们才会逐渐发展出来。这过程的代价是经历到孤独,因为在上帝面前,我们首先是独自一人。与上帝的关系起初并不会使我们与他人联合,反倒会将我们分开。故此,我们愈“在基督里”,才愈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在基督里,我们个人的独特性被卷进上帝的爱的真实当中;基督徒唯有找到真实的自我,才得与众信徒一同呈现相交之美。我们愈有把握自己在基督里,就愈能果决地按真理行事。我们的独特性和圣洁生命的长成,是相伴相随的。另一方面,我们愈不理解自己在基督里的独特身份,就愈会裹足不前、妥协让步、见识浅薄,也愈会接受大众流行的共识,以跟随大众为满足,去跟随别人的做法,照着传统道德的规范行事。P17-18
2、倘若我们不愿悔改,就会变得像守财奴(Scrooge)*一样,将喜乐赶出家门,自己守着生命的寒冬。我们唯有悔改-意识到爱的存在-一才会掉转旅程的方向,进入生命的夏日。我们可以用款待的态度和亲切的举动,来创造喜乐的机会。P21
3、这位万王之王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他被高举,却不是登上王座,而是与两名强盗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由此而见,福音书对耶稣的描述确实是反英雄式的;所以,基督徒势必应当有份于弥赛亚隐藏的生命。既然他未曾受到世人的肯定,那么我们隐藏的生命不被众人赏识,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既然耶稣自己都会冒犯人和使人跌倒,那么跟随弥赛亚的人还想期待什么?以世界的角度而言,基督徒的生命真是不光彩。P36
4、正如上帝是全人类的上帝,真理是应当被表达出来,也是全人类所共享的;众圣徒相通也必然分享着内在的合一,所有人都以上帝的爱来彼此相交。天堂将会是一个领域,在其中我们能毫无障碍地分享彼此内心深处的想法。内在生命的隐密性是堕落的记号,表明罪仍存留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其实,我们彼此之间应该完全透明,没有任何障碍阻隔才是。P41
5、他将焦点放在《诗篇》39:9,“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并且开宗明义地提出警告:“我们最大的网罗就是自己”。接着,他也列举几个操练静默的错误动机,包括禁欲主义、政治动机、性情阴郁,以及绝望。另外,他也向我们澄清,真正的静默是充满恩典而圣洁,时常定睛于上帝的。如此敬虔的静默含有以下特点:
① 即使在苦难中,也晓得上帝与我们同在。
② 只要我们对上帝的圣洁有认识,就会顺从“要在主耶和华面前静默无声”(番1:7)的命令。
③ 我们愈多经历上帝的恩典,就会愈多降服在他里面,得着安息及平静,不会因遭遇患难而埋怨他,而会称颂:“耶和华啊,我知道你的判语是公义的。”(诗119:75)
④ 我们愈深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就愈能坚定地倚靠他,将结果完全交在他手中。
⑤ 圣经一再提醒我们,上帝不会让我们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苦难是他“非常的工”(赛28:21).
⑥ 我们会愈来愈容易听从上帝的吩咐:“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诗37:7)
⑦ 最后,我们会明智、满怀信心地在上帝面前静默,完全沉浸于上帝的同在中,以使 我们甘愿降服,将自己交在上帝的恩手中,默默地告诉他:“耶和华啊,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9)P43-44
6、作为现代拿但业的我们,有时也会深切渴望死后还有生命,却又不敢想象真的会实现。但因着我们对上帝的爱,信心的门便向我们敞开;我们“看见天开了”,就会全然接受上帝总是大过我们的想象、渴望或期待。讲到信靠上帝,可不是向那高不可攀的事物敞开胸怀,而是向我们此时此地就能经历到的事物敞开。这一刻我们还站在无花果树下,下一刻我们却看见天开了,远超乎我们最狂放的梦想!P65
7、魏乐德(Dallas Willard)于著作《心灵的重塑》(Renovation of the Heart)中清楚指出,体制的无能在于它们无法改变人心,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未曾差派门徒去改变政府,甚至去建立教会,而是差他们去改变人心。他的国不属这世界,他的革命非关社会与政治架构,而是关乎思想和意志的改变,意即心灵的改变。P98
8、所谓组织化的基督教,正是屈服于这股科技化的超现实凌驾力。举近期电影《基督受难记》为例,屏幕画面让观众流泪啜泣,因为他们经历阅读福音书叙述未曾感受过的感官震撼。观众的反应是真实还是超现实?当投影让讲道黯然失色,主日崇拜是否更让会友印象深刻?或者,运用科技来营销,是否会让信息变得更缺乏说服力?若是媒介让听者分心,人际间的沟通是否会变得模糊和冷漠了?
这些文化趋势影响着我们的基督徒生活,尤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在事工、教会成员制和职分上,以及在神学教育和其他机构中所扮演的公共角色。我们的道德在那些领域睡着了,我们知足地活在超现实里,却以为是在事奉上帝,只因我们运用了最先进的科技辅助工具!P104
9、的确,唯当我们谦卑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罪,并活在永恒者的光中,才有可能成为真实的基督徒。若没有对罪和恩典真正的觉察,我们的人生注定会不真实 P112-113
10、我们何时以自我沉迷取代了上帝的真实,何时就会在可怕的陷阱中跌倒或堕落,如同伊甸园的故事一般。P117
11、逆向辩证的过程需要有“否定”:罪必须被限制,甚至被拒斥,因为在上帝对万物的计划中没有罪的位置。P120
12、但是,成长之路却不是一条直达的路,而是迂回曲折的,与世界之路相反。属灵的成长(spiritual progress)其实是物质上的倒退(materialregress),而升高是由降卑而来。基督的赐福显在我们的伤痕中,软弱成为我们力量的源头。于是,从世界的角度而言,基督徒的成长令人不快,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世人对成功的理解。基督徒在世上常常要面临这样的诱惑:瓦解和消灭这种辩证张力,将十字架令人讨厌的地方拿掉,视基督徒生活为浅薄的积极、一帆风顺。P135
13、我们里面的自欺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以致除非上帝的恩典在我们里面运行,我们不可能对上帝产生真正的情感。P164
14、上帝的荣美来自他的神圣独一性,有别于其他一切的存有。当我们在他的荣美中喜乐,所反映出来的“恩典意识"(gracious consciousness),同样有别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意识。他人或可抽象地谈论上帝的圣洁,但唯有拥有上帝的灵的人,才能真实地经历他的圣洁之美,而那种经历绝非单凭人的情感所能企及。诚如爱德华兹所言:“恩典情感的根基乃在自我以外,在上帝和耶稣基督里面。”圣灵“使理性成圣,并使之敞开而自由”。”P165
15、事实上,当我们原有的期待被患难所粉碎,并被重建的现实所取代,我们才比较能够从上帝的眼光看事情。苦难教导我们什么是以基督的心为心,我们若是为了避免受苦、惹人厌,任由自己的聪明和自主驾驭人生,以求赢得世人的掌声,就会忘掉基督的临在。我们否认自己活在罪中,成了无助的上瘾者,在事物表面滑行而跌倒。同样,倘若我们回避深刻的人间悲剧,也会错失了基督之爱的长阔高深。基督徒的苦难仿佛音乐的低音,比交响乐团的铜管乐器所能奏出的还要深沉。事实上,它跟世上的苦难完全不同,最终的结局总是救赎,而天然的人类苦难却可能是自我毁灭,在绝望中甚至会倡导所谓的“安乐死”。但是在基督教信仰里,最深的苦难也会在悲剧中有光照耀,进而带来转化。P175
16、罗马帝国最富有的女人普罗巴(Proba)问奥古斯丁:“我要怎么祷告呢?”由于她是寡妇,奥古斯丁便提醒她,成为属灵意义上的寡妇-因匮乏急需上帝的帮助,才能发出真正的祷告。所有真正的祷告者都是属灵意义上的寡妇。P192
17、解决你孩子醉心于自己荣耀的唯一办法,就是带他进到更大的荣耀里。P117
来源:本文选自侯士庭(英文名:James M. Houston)《喜乐流放者》,由陈姐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