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本:《培养高EQ的灵命》书摘30则
1、我的冰山表層以下潛藏著令人恐懼的、無法想像的深度。痛苦擁有令人驚異的能力,它向我們開啟嶄新的真理,推動我們向前挪移。我終於承認痛苦的事實,我生命中(或者冰山,如果你比較喜歡的話)偌大的部分仍然沒有被耶穌基督觸摸,我的聖經知識、領袖地位、神學院的訓練、經驗和技巧並沒有改變那個令人尷尬的事實。P32
2、我相信:在我們與神同行的旅程中,我們所碰撞到的牆垣乃是從祂而來的恩賜。加入離開教會的行列並非神的用意,祂正在改變與擴大我們在二十一世紀跟隨基督應該具備的認知一以遠超我們想像之外的激烈方式。就像帶領亞伯拉罕,祂正帶領我們踏上沿途盡是曲折與迂迴的旅程,為了讓那種深刻與來自經驗的生命轉變能夠透過耶穌基督臨到你我身上。P37
3、神從未要求我們泯滅自我,當我們成為基督徒時,我們不是要成為「非人」。事實恰恰相反,神的用意是:當我們跟隨祂時,我們無拘無束地發展更深刻與更真實的自我,這個自我乃是祂所創造的。神賦予我們每一個人某些重要的特質,讓我們能夠以獨特的方式反映並表現祂。聖靈使我們成聖的過程,有一部分乃是除去我們累積的虛假架構,讓我們真實的自我得以成形.P47
4、無論恩賜與長處為何,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非常軟弱、容易受傷害,必須倚賴神或别人。P56
5、關照自我從來都不是自私的行為那只是善加管理我擁有的唯一恩賜,是我為了供應別人而被置於世上的恩賜。任何時候,我們能夠傾聽真正的自我,並給予自我所需要的關懷,我們這樣做不僅是為自己,同時也是為我們所接觸的許多生命。P58
6、這已經成為基督教最大的危機之一,情況演變為「我們對他們」。在耶稣的時代,法利賽人組成社會地位較高的「核心團體」,他們遵守神的命令·罪人、稅吏與妓女粗成社會地位較低的「外圍團體」。P60
7、他們發現羅馬政府施加的壓力強悍猛烈,似乎令人無法抗拒,他們難以承受這個壓力。其他的信徒仍然試圖在羅馬文化的價值(獸)與基督的價值之間尋找中間的立足點,他們同時嘗試一隻腳踩踏獸的世界,另一隻腳踩踏基督的世界,他們與週遭的文化同流合污。P67
8、我們在自己的内心看到什麼?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甚至害怕去注視,我們最自然的禱告是:「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我的名為聖,願我的國降臨,願我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害怕神的旨意成就,因為我們無法掌控祂要成就什麼、何時成就、如何成就,以及結果可能為何。神的旨意要求順服與信靠,那是我們所不願意提供的。P70
9、默觀不僅關乎我們與神的關係,它至終是我們看待人與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和神以及和別人的關係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如果我們的默觀或「在愛中與神合一」並沒有導致在愛中與人合一,那麼就如同約翰一書四章7~11節非常有力地說明的,那並非真正的愛。我們將會更進一步看到,愛是在人生的各個層面看見神。P76
10、當我們得著結合活動與默觀的能力,我們發現我們生活的箭頭美妙、和諧又清晰,它使得生活中「做」的部分變得明確又喜樂。P81
11、情感的健康将我連結於神的愛,讓我看到當我堅持真正的自我,在基督裡成為我自己獨特的個人時,我並沒有死去。它也教導我如何透過人的愛與接觸,進而接納神的愛,我一手建立起來,試圖阻擋別人的防衛之牆開始崩塌P89
12、我們在某個程度上塑造神的形像,此乃千真萬確,神的形像塑造我們,這甚至更為正確。認識耶稣之神最美妙的果子之一便是:對我們自己擁有熱情的態度……。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聖經才會如此重视認識神。醫治神在我們身上的形像,即是醫治我們自己的形像。P92
13、默觀的靈命和情感的健康提供我們一種觀點,亦即世上所有的快樂、關係與成就極其有限。它們使我們每一天立足於現實,立足於神,它們提供我們適當的觀點,以免獸無孔不入的力量將我們擄獲。P93
14、釋放需要學習感覺,學習分辨感覺和思考,最後,它需要鼓起勇氣追随神所賦予我「真實的自我」,而不是我週遭的聲音和要求。P109
15、區隔化包含掌握屬於你以及不屬於你的能力,你能夠確認你獨特的價值和目標有別於周遭的壓力(獨立),和那些對你重要的人維持親密的關係(親密),這種能力的表現程度決定你區隔化的程度。具有高度區隔化的人擁有他們自己的信仰、信念、方向、目標與價值,有別於他們週遭的壓力,他們能夠在神的面前選擇他們希望成為的樣式,不須受制於別人的贊同或否定。他們週遭強烈的感覺、高度的壓力或別人的焦慮,這些都沒有掠奪他們明智思考的能力。P130
16、我……愛掩飾這個虛假的自我……,用快樂和榮耀的經驗,像繃帶般地纏繞我自己,為了讓我自己和這個世界看見我,彷彿我的身體隱形,只有當某個看得見的東西覆蓋它的表面時,身體才會顯露出來。但是在覆蓋我的東西下面沒有實體,我空無一物……。那些東西消失時,我什麼都沒有留下,只有我自己的赤裸、空虚與不實。P134
17、那個抉擇給予我們某些機會和恩賜,在我們人生的旅程中,它也交給我們某些我稱之為「情緒包袱」的東西.對某些人而言,這個重量至為輕微,對其他人而言,它變成沉重的負擔。事實上,我們有些人如此習慣於和這些額外的重擔同行,以致我們無法想像過另一種方式的生活·P150
18、注意,每一個階段自然而然發展出其他的階段。在肉身的世界,嬰兒必須成長為幼童,接著進入青少年,然後成為男人和女人。在屬靈方面,每一個階段同樣奠基於前面的階段,我們無法從第二個階段的門徒訓練跳躍到第五個階段的向外之旅。P187
19、牆的美妙果子之一便是單純與深深地喜爱奥秘,我們可以在牆的另一邊更悠閒地休憩,以及更自在地生活,知道神掌管一切並值得我們信靠,然後我們可以和大衛一起喜樂地吟唱:「祂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雲為祂四圍的行宮」(時十八11)。P203
20、屬靈生活中沒有比沉浸於虚幻更重大的災難,事實上,真正的靈命並非逃離現實,而是絕對委身於現實。損失標示出我們的自我認知與強烈的改變是發生在何處一如果我們有勇氣完全參與那個過程。然而,損失與悲痛無法和我們身為人類的有限這個議題切割。P212
21、悲哀的是,過去多年否認或低估我們傷口的結果即為,我們變得愈來愈缺乏人性,徒具空虛的基督徒軀殼,粉飾著笑盈盈的臉。對某些人而言,陰沉與低度的沮喪籠罩我們,使我們幾乎無法對所有的現實做出敏銳的反應。P217
22、當我們沒有在神的面前處理我們人性的感覺,諸如恐懼、悲傷或忿怒·我們等於在滲漏·‘我們的教會充滿「滲漏的」基督徒,他們沒有將他們的情緒視為門徒訓練的議题。若不留意我們的忿怒與悲傷·我們便不可能感到悲痛·充斥於教會的絕大多數人既「和善」又「可敬」▪極少人勃然大怒一至少在公開場合。大多數人填塞壓抑這些「煎熬的感覺」,信靠神會尊榮我們高貴的努力,就像我一樣。結果卻是,我們以軟性的方式滲漏·諸如被動攻擊的行為(例如,姍姍來遲)、冷嘲熱諷的言論、居心叵測的語氣,以及給予「沉默的對待」.P224
23、拒絕留意她的痛苦和損失·這也導致愛的能力枯竭,她內心的某些東西凋零殆盡。P226
24、為日課祈禱與安息日駐足,並不意味著在我們已經繁忙的行事曆中增添另一件代辦事項,它乃是重新設定我們的人生朝向一個全新的目的地–神。它是立足於這個世界的一個全新的方式。P242
25、處理工具和技術所要遵循的適當規則乃是:如果有所幫助,那就去做;如果對你沒有幫助,那就不要做一包括日課祈禱!如果閱讀詩篇對你有所幫助,那很好,你就繼續閱讀。如果閱讀詩篇對你而言變成死氣沉沉的例行公事,那麼你就不要閱讀。P254
26、耶稣被推向牆,以切割這個牢不可破的結合時,她悍然予以拒絕。祂為我們總結整個聖經的精髓:「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也相傲,就是『要爱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P.281
27、布伯描述兩個人之間最健康或最成熟的關係可能是「我一你」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我認清我是按照神的形像所創造,地表上的每一個人亦復如是。這使得他們對我而言成為「你」,因為那樣的事實,每一個人值得尊重-也就是說,我以尊嚴和價值對待他們。我沒有剝奪他們的人性或將他們物化,我肯定他們是奇特與獨立的人,他們與我截然不同。P283
28、布伯說,真正的關係只能存在於兩個願意跨越歧異互相連結的人,神填滿「我一你」關係之間的空缺。P285
29、當我們偏離事實,在心裡憑空杜撰出自己正在做的事(隱藏的假設),就造出一個假冒的世界。當我們這樣做,我們順理成章地將神從我們的生活中排除,因為神並不存在於現實與真理之外。我們如此做無異破壞關係,製造無止盡的困惑與衝突。在本章開頭的例子中,潔西卡對她的老闆為何沒有安排她會見客戶做了各種假設。聖經對於不要扮演論斷別人的角色提出許多教導 。P294
30、當我們靜默時,我們和耽溺於掌控與總是嘗試解決事情的習性坦然相對。猶如魏樂德所說:「靜默令人驚恐,因為它對我們的剝奪別無任何事物堪與比擬。它將我們拋向人生的嚴峻現實,它提醒我們死亡,死亡讓我們與這個世界隔絕,只留下我們和神。P313
来源:本文选自彼得·史卡吉羅(Peter Scazzero)《培養高EQ的靈命》, 翻译:劉美津,英文书名《Emotionally Healthy Spirituality》,由陆姐妹阅读并摘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