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本:温茜恩《改革家的神学思想》书摘24则
1、哲学家黑格尔,另一个意义上的新教徒,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称宗教改革是“中世纪末期破晓后的光芒万丈的太阳。”(P1)
2、历史神学研究的是“耶稣基督的教会基于上帝的道所相信、承认和教导的内容”。(P7)
3、古典时期结束的标志是本性的焦虑,对命运和死亡的深深担忧。到了中世纪末期,对罪与谴责的焦虑流行起来。到了现代后期,对罪与谴责的忧虑让位于对空虚与丧失意义的精神焦虑。(P12)
4、威克里夫被称为“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人们常常把他和胡斯当作宗教改革的先驱。(P21)
5、如果说神秘主义是“每个人的神学”,使得神职人员与平信徒、王候与农夫、女人与男人都有可能与神联合,那么人文主义则是欧洲的文化精英发起和主导一场改革运动。(P31)
6、路德反对教会不是因为教会的要求太多,而是因为教会的要求太少了。(P40)
7、“我什么也没做。我让上帝的话行动。”路德实实在在所做的,路德被要求去做的,是聆听上帝的话。“上帝的话的本质是被人聆听。”(P42)
8、新教诞生于论证唯独因信称义的斗争中。(P48)
9、鉴于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第一次出生,我们的确是而且完全是罪人。但是,因为基督被赐予我们,我们变得完全神圣而公义了。因此,从不同的方面考虑,我们被说成一度是义人和罪人肯同时是这义人和罪人。(P56)
10、宗教改革正是关于书籍以及那本书的一场运动。(P62)
11、“基督教会是你的母亲,”路德说,“通过道给了你生命。”(P68)
12、他把教皇保罗三世称作“地狱的头头”。教皇与其助手不是教会的成员吗?不是,口水、鼻涕、脓汁、大便、尿液、臭屁、疥癣、天花、溃疡、梅毒不会是教会的成员。(P69)
13、因此,人性最大的罪就是偶像崇拜,即将上帝所有的赋予被造物。对茨温利来说,宗教改革本质上是一场从偶像崇拜到服侍独一真神上帝的运动。(P105)
14、茨温利肯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在加尔文那里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圣经凌驾于人的传统的至高无上性以及个人在圣灵引导下对圣经的理解。(P111)
15、茨温利将圣礼定义为一项加入教会的仪式或誓言,通过这个仪式或誓言一个人必须公开承担某一职务或修会的责任。(P120)
16、在14个主要的问题上,他们获得了一致的意见。但是到了第15个问题,即主的晚餐,他们承认“基督的身体和鲜血是否真正地临在于饼和酒上,对此我们的看法并不一致”。(P130)
17、加尔文和路德一样,否认纯粹的历史性信心,即对圣经宣告为真的事实点头称是,就足以使人得救。显然,即使魔鬼也能有这样的信心(参照雅各书2:19)。(P202)
18、在1559年的《基督教要义》中,加尔文用最长的一章来论述祷告,他命名为“信心的主要操练,以及我们每日接受上帝祝福的途径”。(P205)
19、加尔文坚决不理会那些为主教头衔洋洋自得的人,他们穿着戏服招摇过市,实际是“从不讲道的哑巴”——这个绰号与清教徒痛斥那些“照本宣科”传道的安立甘宗牧师是“哑巴狗”有异曲同工之妙。(P218)
20、没有人因为原罪而遭受谴责,尽管原罪的破坏性极大,且影响久远。(P248)
21、我们用三句话来概括门诺的洗礼教义:1、信心不是来自洗礼,但是洗礼来自信心。2、婴儿没有信仰和悔改的能力,因此不能受洗。3、洗礼是信徒开始过一种彻底的门徒生活时所举行的公开仪式。(P266)
22、对门诺来说,跟随而非信心才是基督徒生活的关键词。(P279)
23、传统上,唯独圣经被称为宗教改革的“形式原则”,与之相对,因信称义则被称为“实质原则。”(P295)
24、我们不要放弃改教家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支持表面的普世主义,我们呼吁基督教的合一,乃是因为我们认真对待宗教改革提出的教会概念,不是改革一旦完成就一劳永逸的教会,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教会,一个需要根据上帝的道进一步改革的教会。(P29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