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本:《褥子团契》书摘28则
1、就圣经的世界观而言,罪是个熟悉、甚至是生活中可预期的一部分,但它并非正常。而大家都这样做的事实,并不能使它算作正常。p162
2、渴望归属与联结、爱人与被爱,这是灵魂最强烈的渴望。我们需要与人、与创造我们的神,有归属、有团契,这对我们心灵的重要,仿如食物、空气与水对人体一般。p163
3、这是豪猪的困境:如何挨近而不受伤?这也是我们的困境。说到我们的刺,名目可多着呢!有拒绝、定罪、憎恨、自大、自私、嫉妒、轻蔑。有些人隐藏得比别人好,不过只要你挨近些,就会发现这些刺在那儿。p22
4、没有人愿意承认他们是孤单的。孤寂会让人联想到失败。特蕾莎修女说过,孤寂是现代社会的麻风病。没人愿意让其他人知道他们患了麻风。p32
5、我也从未听过有人在人际关系上失败,生活却有意义而又充满喜乐。相反地,我从未听过有人在人际关系上很成功,然而却生活悲惨的。p33
6、造社群,是人类最尊贵的工作。渴望社群,是人类最深切的渴求。p41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褥子。假想这个褥子代表人的破碎与不完美。是我“不正常”的一面;是我最想隐藏起来的小小“瑕疵”标签。不过唯有容许别人看到我们的褥子,彼此互相帮助,才有机会得着痊愈。p55
8、如果要建立深邃的友谊,你无法总是扮演强者。有时候你必须让别人来帮你拿褥子。p57
9、我们往往认为,一旦别人知道我们的弱点,就会疏离我们。但是事实上,深厚关系的联结点,正是我们的弱点。p62
10、S 往往也透过人去医治人,胜过用其他任何事物。p63
11、要成为这团契的一员并不容易——有些人的褥子可能很沉重、很令人难堪,而且总是有忙碌、惧怕或冲突的“屋顶”需要拆除。不过一旦进入团契,将永远舍不得离开。在此团契中,得着医治、成为完整。p73
12、有些人会这么想:“上帝为什么要禁止他们吃那棵树上的果子?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就绝对不会违命行事了。”因为上帝给亚当、夏娃选择的权力。真正的社群,绝对不会是强加于人的。p85
13、认识人以及被认识——向来都是人类最大的喜乐——现在却变成最叫人引以为忧的。p87
14、在十字架上,完全显露出我们的罪,也完全展现出神的恩典。唯一能真正安全地和盘托出之处,就是十字架的底下。p92
15、揭去帕子的生活,就是立定心志,绝不装成比自己更好一点的模样。这代表:不再企图取悦生活圈里的每一个人。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真正重视、欣赏以及喜爱的,即使我认为对方会反对或是否定我所说的。p95
16、生命的核心便是何以认识别人以及让别人认识你:若没有完全被认识,就没有办法完全被爱。p98
17、人际关系如果要常保新鲜、持续成长,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主内弟兄姐妹,似乎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冒险剖白。p101
18、看到所钦佩的人,做些愚蠢或不得体的事,会使你更欣赏他。p139
19、人生在世,不是为了垂头丧气走一遭的。而是要勇于面对人生。不过没有人能够独自如此,这是我们能够靠着互相帮助而获得的礼物。p146
20、在遵行耶稣“去”的诫命之前,或许应先了解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会生气?”愤怒可能不是主要的情绪。这几乎总是掺杂了其他的情绪,例如受伤、挫折或害怕。第二个问题是:“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这个情况有怎样的结局?什么才符合我的期盼与内心深处的价值观?p162
21、“最后百分之十的规则”。这观念是:通常,经过一番努力,准备好要开始对质时,我们退缩,没有说出最难启齿、但也是最关键的事实。我们没有说出最后的百分之十。在对方最需要明确信息的地方,我们却轻描淡写地模糊带过。这样做,不是出于爱,而是因为我不想经历更深冲突的痛苦与惧怕。p170
22、当我们决定停止报复,饶恕才开始。p189
23、我们死命不肯饶恕他人的时候,往往只会看到对方的坏。想到他们时,只会想到他们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伤痛。我们想要忽略他们的人性。p189
24、当你为深深伤害你的人祝福时,你就能相当确信,那位伟大的饶恕者已在你心中动工。p190
25、拒绝饶恕,就是容许那伤害你的人,把你绑在苦毒与憎恨的锁链下,年复一年。没有比不肯饶恕的人更悲惨的了。p190
26、人生有乐,例如被需要、被选择、被拥抱。也有痛苦,例如被排斥、被拒绝或被遗漏。p223
27、周遭总有人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外,像只无穴可归的老鼠。p232
28、我只知道,终必有一天,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抉择,是盼望与失望两者间的抉择。耶稣说:“选择盼望。”在茫然之中,你愿意坚持下去吗?倘若任何解答都无法消弭痛苦,你仍否愿意说“主啊”,即使你仍不明白他的道路?你愿意坚持下去吗——鼓起所有的胆识、信心,并靠着神的恩典——生活在盼望中,相信有一日,神必使万事美好。你真正相信神的美善吗?p241
来源:本文选自:[美]奥伯格(Ortberg,J.)《褥子团契》 ,英文书名《Everybody’s Normal Till You Get to Know Them》,由陈姊妹阅读并摘要。
留言